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儿童资源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问: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大亮,是全校有名的“闹将”,他在课堂上的表现简直像在做即兴表演——教学中出现了狗,他就“汪汪”;出现了猫,他就“喵喵”……课下跟同学蛮不讲理的事就更不用提了,反正是淘气的孩子能有的行为他几乎占全了,对于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该怎么办?
  霍老师:首先,当老师的不要怕学生淘气,不要怕学生不听话、不守纪律。淘气的学生你们学校有,我们学校也有;中国的学校有,外国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家庭教养、不同的生活环境可以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老师也可以造就不同的学生。倘若学生都是惟教师之命是从,都是一样的“驯服”、“顺从”,那我们还要什么家规、校规,乃至国法呢!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说他明白,他还糊涂,说他糊涂吧,他又很会挑剔的阶段,甚至还想拿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改造环境、改变别人呢。他们的行为之所以常令父母和老师生气,就是因为他们不成熟的小脑袋里的想法与大人们的想法发生着矛盾,“不可救药”这四个字是不该出自教师之口的。老师对于他的学生是永远不能下“不可救药”的断语的。学生进学校是来求学的后生晚辈,我们只有教育的任务而没有“放弃”的权利,尤其是在现在的中国,孩子们多是“独生”,父母们都是“仅此一个”。
  如果你放弃一个大亮,就全班而言是几十分之一,就全校而言是千百分之一,但是对于家庭,你放弃的却是百分之百啊!如果你自己有这样一个孩子,舍得放弃吗?孺子是可教的,不可救药的孩子是没有的。老师的任务是教,教的基础是爱。再淘气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地方,只要你在大亮身上找到了爱的亮点,就会找到帮助他转变的契机。
  问:你对每个学生都爱吗?有淘气包,你爱吗?
  霍老师:我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什么样的学生都遇到过。我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也爱我。我从来没有体罚过学生,也从没向他们动过气、发过火,更没有对他们失去信心。我和学生平等相处,爱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渴望解决的一切问题。他们也爱我,尊重我,听我的话。我知道:在老师面前,没有不可教育的或教育不好的学生。
  孩子只有内向外向之别,没有先进后进之分。小学阶段谁也看不到学生的未来。小学教师带的都是6至12岁的孩子,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以塑造他们的未来。小学6年,教师塑造的是成人的雏形,雏形的成败全凭老师一颗心。
  孩子是可敬佩的。特别是闹生,我看准鬼点子多的孩子创造力强,他们成人后在科研、管理上有出息。所以对淘气包要采取激励、赏识的态度。我不赞成使用“乖”一词,“乖”是大人对孩子听话、不烦大人的肯定,孩子的天性是不乖、是动,迎合大人而扼杀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不足取。现在一些教师和父母误把学生的聪明创造当成捣乱,以至按照大人设计的乖孩子的标准“套裁”,渐灭了小淘气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