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年会学术交流报告之青少年成瘾行为的预防策略
晨报讯(记者 程亚 实习生 龚娅丽)孩子网络成瘾,先要治疗的是家长。昨日,2007中国科协年会15场学术交流报告会举行。其中在武大举行的青少年成瘾行为的预防策略交流会上,众多专家提出这一观点。
调查显示,让青少年成瘾的首位“诱惑品”是网络游戏,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最重要的是家庭因素,其次是学校和社会因素。专家们表示,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重在预防,预防关键期在小学四五年级。家庭教养不当是主因
提起网瘾,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治疗中心及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教授举了两个个案:有位成瘾者戴着“尿不湿”上网,担心上厕所误了时间;还有一位带着1.8万元、穿着羽绒服上网,吃喝住都在网吧,等他出门时,行人穿起了短袖衫---他从冬玩到了春。
陶然介绍,该基地举办了“戒除网瘾公益训练营”,网瘾青少年中,有82.4%的人因遭遇重大挫折或学业不优产生挫败感,55.7%遭受过父母的暴力和体罚,大多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每周不足1小时,父母的过度干涉和粗暴使孩子不断体验自己无能带来的屈辱。67.3%的人易激怒,有很多曾因不满父母粗暴管制自己上网而殴打父母。
陶然总结出患网瘾孩子家长的共同特征:教养方式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学业上高要求和生活上放任构成两大冲突;教养方式欠缺沟通、理解,通常粗暴干涉孩子的生活,否定孩子的一切。家长要提前做好预防
教育部原副部长、工程院院士韦钰称,对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救治,科技工作者应担起责任,要弄清成瘾的心理、生理等原因,让家长知道何时开始预防,不能等到严重了,再来解决。韦院士称,随着社会进步,孩子青春期提前,反抗性很强,希望家长及早学习相关知识,做好孩子人生第一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