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孩子交友为家长献良策
同时,直接面对负面问题。如果孩子和伙伴一起干了坏事,不应回避,直接面对这一问题然后积极解决。表达你的想法,同时努力了解孩子之所以和这些伙伴交往的真正需求。如果孩子一时难以断绝和他们的交往,可以先限制他们的交往时间,制定各种交往规则,并进行监督。
时常解决孩子和伙伴之间发生的小冲突,制定各种交往规则,能有效避免更大冲突的出现。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给他布置些家务事并督促他完成,晚上按时睡觉,这些似乎是小办法,但对于积极的家庭关系的维系却非常重要。你还可以当着他的伙伴的面明确表示反对他们的交往,这样就为孩子拒绝他们的邀请提供了借口:“我妈妈不让我和你们玩。”
孔子把朋友划分为损友和益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正直、宽容和知识渊博的朋友被定义为益友,而脾气暴躁、优柔寡断和心术不正的朋友则被定义为损友。当孩子结交小伙伴时,以孔子的这种划分为依据,就会大有裨益。
教育孩子,要先把正确的择友观念告诉他,使孩子有良好的自我判定是非的能力,这同发现他交上“坏朋友”后再亡羊补牢相比,可能会事半功倍。
对孩子的表现,包括交友,最重要的是信任,而不是简单套用自己的价值观,一味粗暴地呵斥和责怪。尤其不能给他的小伙伴随便贴上“坏”的标签,简单地要求孩子马上和他的“伙伴”断绝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