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挫折教育,你重视了吗?
作为学校,理应承担挫折教育的重任,要求学生认清自我,面对现实,承担自己的责任。但从大环境来看,目前我们的教育依然是以分数为中心,不免让人深感忧虑。
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竞争和压力的不可避免,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调整教育方式的必要性。在正确对待孩子的心态、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同时,决不放纵孩子。
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适度和适量。为幼儿设置的情景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并且一次不能设置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节心态,正确的选择外部行为,从而克服困难;过度的挫折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最终丧失兴趣和信心。
孩子退缩是要多鼓励。让孩子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挫折,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充分肯定、及时表扬,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困难疏导要及时。一旦孩子陷入困境想退却,要及时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孩子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到目标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多给孩子以交友的机会。在同伴交往可以是幼儿发现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它必然要不断地感受、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从而保持自己的地位。这种锻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能力。另外,同伴之间的互相交流,更利于孩子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