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家庭教育的100个信条一

儿童资源网

父母家庭教育的100个信条一


  39.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孩子的青春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
  40.家长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41.有虫的枣子早红,有病的孩子早熟。
  42.人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木村久一语)
  43.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4.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
  45.把“自食其力”,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46.“长善救失”是有意义的,但是,“长善”比“救失”更重要。“扬长补短”是有意义的,但是,“扬长”比“补短”更重要。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长项而长时间地郁郁寡欢地补救自己的短处。
  47.特长比全面更重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以自己的特长发展带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48.家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两个“零”: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钱。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支配,大额的“零花钱”由父母代管,作为将来的长途旅行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经费。
  49.“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经济学家兰斯博格语)
  50.德、智、体是教育的目的;美、劳是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