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宝宝的“电视孤独症”
人在出生后6个月内所见所闻的学习经验,会成为成长行动的基础。太早接受过强的光及声音的刺激,婴儿的大脑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这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一大原因。
小孩在看电视的认知学习中会变得不再爱动脑筋。沉迷于电视的孩子在生活中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出现“电视孤独症”。“现在很多孩子性格暴躁,以自我为中心,动不动就发脾气,爱使用暴力,这多少与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有关。”蒋志阳说。
长时间看电视损伤宝宝眼睛
蒋志阳说,宝宝看电视时间过长,当下就能产生的主要危害,是易导致斜视、近视、散光等眼睛损伤。
宝宝的视觉调节功能还没发育完善,对于强光的直接刺激,视觉难以调节和适应。而婴儿在看电视时,又特别喜欢看那些屏幕闪动频繁、颜色刺激性强的节目。婴幼儿,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他们的屈光、眼位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看电视肯定对他们的视力发育不利。
3岁前
最好别让宝宝看电视
蒋志阳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尽量别看电视;3岁至5岁宝宝一次不应超过30分钟,一天最多看一小时;6岁至9岁宝宝一次不应超过60分钟。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要选择适合宝宝看的电视节目。
“最重要的一点,家长别把宝宝扔在电视机前就不管了,如果有时间最好陪宝宝一起看,边看边给宝宝解释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帮助宝宝理解。看完电视后可让宝宝讲刚才看过的内容,这样既可使宝宝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又可培养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蒋志阳说。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3)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3-27 11:33
有空闲时间,家长还要常和宝宝在一起,给他们讲讲故事,和他们多做游戏,或带到户外进行活动,转移宝宝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电视宝宝”
有4大特征
1.害怕生人:看电视只要睁着眼睛看就可以了,不需要回答对方的问题,也不需要跟对方有什么沟通。长时间对着电视,缺乏跟别人的交流和沟通,宝宝会变得胆小,也会喜欢上电视这种不需要他做出反应的沟通方式。
2.没有笑脸:跟爸爸妈妈交流的时候,爸爸妈妈脸上丰富的表情会带动宝宝的表情,而电视是个冷冰冰的机器,跟宝宝没有互动和交流。宝宝会笑是一种本能,可是如果长期不训练,这种本能也会消失。
3.说话晚:宝宝的语言是从与身边人沟通时获得的,是双向性的,需要听和说的人互相沟通才能进行。一味看电视,根本达不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电视宝宝”的一大坏处就是说话晚,不会与人交流。
4.容易暴躁:每天沉浸在电视里的虚拟世界,宝宝的性格和脾气会有很大的转变,再加上对电视以外的人和物比较陌生,胆子也越来越小,就容易让宝宝脾气暴躁,并且喜欢躲回电视那个虚拟世界。
来源:法制晚报
春节将至,孩子又要放假了,很多孩子把看电视作为度假的最简单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放松方式。
但是,过度沉迷看电视,对视力和学习都有影响。作为家长,可以做些什么来正确引导他们呢?
1、距离过近要不得
孩子看电视时总喜欢往前面坐,眼睛在屏幕发出的强光的长时间刺激下,不仅容易使孩子视觉的敏锐度与适应性降低,而且容易造成眼睫状肌调节功能的降低,晶状体逐渐变凸,导致近视出现。
一般来说,看电视时,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离电视机2.5~4米处为宜。
2.音量过高要不得
看电视时,长时间在较高音量的刺激下,不仅容易使听觉的感受性降低,形成不良的听觉习惯,而且容易导致视觉等感受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