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贫血

儿童资源网

营养性贫血

  血液中有很多红细胞,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如果红细胞数量不足或是血红蛋白的量不足,即称为贫血。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数量有些差异,一般6个月至6岁小儿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6-14岁低于120克/升,就是贫血。
  (一)贫血对健康的危害
  血红蛋白是红色的,如果贫血,脸和耳郭的皮肤颜色淡,呈苍黄色,口唇、指甲、手掌色淡苍白。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携带氧和二氧化碳,起着运载的作用,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不足,运输氧的量下降,各脏器得到的氧减少,因而功能降低。脑功能降低表现为精神差、萎靡不振、反应迟饨,读书的孩子容易疲劳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胃肠道功能降低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好,有的腹胀、腹泻。为了弥补各脏器氧的需要,心跳、呼吸加快,以加速红细胞的循环,特别是在运动两大时,由于心跳、呼吸过快,表现心慌、心跳、气短。
  贫血时抵抗力也减弱,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等疾病。
  贫血并不都是由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白血病、骨髓造血功能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疾病均可引起贫血,重度贫血本身也可引起死亡,因此,当小儿有贫血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二)哪些原因引起营养性贫血
  铁是血红蛋白的原料,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影响红细胞的成熟,可引起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儿童期最易患营养性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多见,其次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还有缺铜性贫血,但很少见。
  引起贫血的常见原因如下:
  1、未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在胎儿期从母亲体内获得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所需要的材料只够用3-4个月,母乳中的含量不足,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就会出现贫血。婴儿的贫I血大多数在5-6个月以后发生,就是因为只吃母乳不加辅食造成的。
  2厌食、偏食  厌食、偏食使造血原料摄入不足,这是较大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
  3、慢性疾病  儿童期导致贫血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1)长期反复腹泻妨碍肠道对铁等造血原料的吸收。
  (2)慢性感染,如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影响食欲,使造血原料摄入不足。
  (3)慢性失血。小儿期比较常见的慢性失血原因为钩虫病,特别是农村小儿,感染钩虫病的机会比较多。
  青春期的女孩可因月经过多而引起贫血。
  (三)怎样预防和治疗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重在预防。家长应懂一些科学喂养知识,及时给婴儿添加辅食,预防孩子挑食、厌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性贫血,只要去除引起贫血的原因,同时服用补血药,贫血可以很快地纠正,效果很好。轻、中度贫血可以在家里治疗。在家治疗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先到医院检查,确诊原因。
  (2)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己买药服用,以免发生副作用。
  (3)补血药的主要成分是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其他有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为了减少对胃的剌激和有利于吸收,应于两餐之间服药,不要与牛奶、茶或咖啡同服。
  (4)服药期间要定时复查血红蛋白(血色素),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服1-2个月,使体内有足够的铁储备。
  (5)在服补血药的同时,要找到引起贫血的原因。如因喂养不当或厌食等引起,要调整饮食;如有钩虫病,要彻底驱虫;如患慢性腹泻,要及时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