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的症状

儿童资源网

针眼的症状

  针眼是出现在患者眼睑处的病症,外在的表现为眼睑处肿痛、发红等。针眼会让人感觉到眼部不适,还会伴有头疼、便秘等症状。那么,什么是针眼?针眼的发病原因是什么?针眼怎么治疗?患针眼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针眼

  · 定义

  针眼,被称作“包珍珠”,学名为麦粒肿、眼睑炎。此种疾病多出现在一只眼睛上,偶尔出现在一双眼睛上,多发于睫毛毛囊附近,类似于皮肤的疖肿。针眼属于较为常见的眼疾症状,发作时间不定,一年之间都有可能。此种病症多发于儿童少年时期,多是由于是内热外毒上攻,引起发炎所致。

  · 分类

  1.中医

  据风热毒邪或饮食太过刺激等因素,可分两类。

  (1)风热上攻型针眼

  症状:眼睑处出现瘙痒和疼痛,之后慢慢出现米粒状的硬结。按压硬结,患者会感觉到疼痛,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头疼、咽喉疼痛等症状。此外,患者的舌头发红,舌苔薄白,脉浮数。出现外感风热。

  治疗方式:去除风热,可用银翘散等。

  (2)脾胃积热型针眼

  症状:眼睑处红肿,边缘出现硬结,触碰会有疼痛感。翻新眼睑处可发现脓点,这些脓点呈灰黄色。患者耳部靠前位置出现红肿,还伴有疼痛,还会有发热和便秘等症状。此外,患者的舌头发红,舌苔呈黄色,脉数。

  治疗方式:去除热毒,可选择清脾散等。如需外用,可选择金黄膏外敷。

  2.西医

  据麦粒肿出现位置也可分两类。

  (1)外麦粒肿

  它是指位于患者睫毛底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炎症,属于急性病症。在眼睑某一处,患者有红肿、疼痛症状。此处的小硬结,按压时有疼痛感。如果患者针眼情况严重的话,其全部眼睑都会肿起来。同时,患者耳朵前部的淋巴结呈肿大状态,按压后会有疼痛感。几天后,在患者的毛囊底部会出现脓点,脓点呈黄色。之后,脓点会溃破,排出脓液,待症状消失后便会愈合。

  (2)内麦粒肿

  它是指眼睑内的睑板腺炎症,此种炎症会导致化脓,性质为急性。临床症状同外麦粒肿相近。炎症发生于睑板组织里,而组织比较坚实,所以疼痛很剧烈。此症发作的时间较为长,几天之后睑结合膜面处会有脓点,脓点呈黄色。之后,脓点破裂排脓,炎症慢慢消失后才会愈合。

  针眼的原因

  1.用眼过度,眼睛过于疲劳,致使腺体开口堵塞。

  2.用不洁净的手去揉搓眼睛,让细菌由腺体的开口处进入。

  3.由食物过敏导致,比如海鲜。

  4.若反复发作,应考虑是否患糖尿病。

  5.风邪入侵,阻塞于眼睑处,逐渐生疮发病。

  6.食入过量辛辣的食物,患者脾胃内热毒积累,在眼睑体现,出现局部化脓。

  7.余邪未散完全,热毒积累,抑或自身体虚,属于易感体质,易反复发作。

  针眼的症状

  针眼属于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症状如下:

  最开始时,眼睑处会有轻微的瘙痒疼痛的感觉,靠近睑弦位置的皮肤会有轻微的红肿。之后,局部眼睑会出现硬结,硬结同皮肤相接,按压之后会有疼痛感。如果病症发作于小眦处,眼睑处的红肿和疼痛会更甚,并有可能诱发小眦处白睛赤肿。同时,有些患者会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按压后会产生疼痛感。这些淋巴结多位于耳朵前部、颌下。有时,患者更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病情较轻的患者数日内即可自行痊愈。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在三至五天之后则会出现化脓的症状。一般在靠近睫毛的睑弦处会产生米粒大小的脓头,脓头呈黄白色,待脓肿溃破后,疼痛便会消退。若在眼睑内发病,那么局部会有充血情况,还会出现黄色脓点,一般会自行溃破。

  针眼的诊查要点

  · 诊断依据

  1.睑弦处有米粒大小的小硬结,发红、发肿,按压后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2.眼睑处出现红肿症状。

  3.三至五天后,发肿的小硬结表面会出现脓头,脓头呈黄白色。

  · 鉴别诊断

  1.眼睑处红肿,伴随疼痛感,肿胀得厉害。此时,患者睁眼比较困难,疼痛难耐,按压后疼痛感更甚。此种症状很类似于西医上的眼睑炎性水肿。

  2.眼丹:眼丹的发病位置与针眼相同,区别在于眼睑处的肿痛程度更甚,而且还有恶寒、头疼等全身症状。

  3.眼痈:发病处在眼睑皮下,病情比针眼更加来势汹汹。红肿和疼痛感也更为强烈,化脓范围更大,会感染整个眼睑。同时,伴随恶寒发热、头疼等全身症状。

  针眼怎么治

  针眼,又称作麦粒肿,属于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若是不小心患上针眼,我们需要采取何种措施?

  · 西医

  若发病于眼皮上,初期时用冰敷消肿为宜,再点些消炎眼药水。若有必要,患者还需口服抗生素。多数患者的病症可于三至四天内消失,但若腺体处化脓,则要进行手术治疗。

  · 中医

  1.针眼的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

  手法采取中刺激、强刺激较为适宜。

  a.适用于患病早期,由于风热引起的针眼疾病:

  在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行间这几个穴位进行针刺。

  b.适用于脾胃内有热毒的患者:

  在承泣、四白、合谷、三阴交这几个穴位处进行针刺。

  c.适用于脾胃内有热毒,并有恶寒发热的患者:

  除针刺B中穴位外,还要针刺外关穴。

  d.适用于头痛的患者:

  除针刺B中穴位外,还要针刺风池穴。

  (2)三棱针放血

  a.于耳尖穴进行消毒,用手指在耳尖穴进行不断揉搓,直到此处充血。此时,用三棱针快速刺入,待一分钟后便立刻拔出,挤出少部分的血。

  b.于曲池穴进行消毒,用三棱针点刺两至三毫米,压出二至四滴血。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三棱针前要将针消毒干净,也要把穴位处消毒干净。此种操作一天操作一次便可。

  (3)耳针疗法

  在找准穴位前,可以在患者的耳朵侧边寻找到敏感点。之后,在眼、目1、目2、肝这几个穴位,用强刺手法激,一天一次,亦可埋针。采取埋针方式后,每天需要自己进行按压,按压次数以三至五次为宜,每回时间建议为一至三分钟。待三日之后,可以进行再查,若针眼还未痊愈,可以采取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