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期:川崎病

中国儿童资源网

学前期:川崎病

  【症状】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症状有:

  ★发热:多在摄氏39度以上,忽高忽低或持续不退,历时8~10天甚至更长时间(2周至月余),抗生素治疗无效。

  ★皮疹:略高出皮肤表面的红斑疹,散在分布于面部、躯干及四肢,压之退色,发热后2~4天出疹,持续4~5天后消退;无色素沉着或溃疡、疤痕。

  ★双眼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

  ★口唇干燥、皲裂 ,舌苔似杨梅状。

  ★手足硬肿,9~14天出现趾或指末端硬肿突出,伴疼痛和僵直,会有薄片状脱屑。

  ★淋巴结肿大:发热3天后出现,多见于单侧颈部,直径约0.5~1.5厘米,轻压痛,质较硬,无波动感。一周后消退。

  其他症状 :主要由心脏损害引起,见于病程1~6周或更久,如早搏等。另可能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黄疸、尿道炎及精神、情绪异常等。

  与其他疾病有相似症状:例如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渗出性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肠道病毒感染、药物过敏性皮疹等。医生必须与某些疾病作鉴别诊断。

  国际川崎病研究会提出了本病的诊断标准,即上述主要症状6项中有5项即可诊断。

  【应对措施】

  l 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的症状,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科就诊。对于川崎病患儿的治疗,通常采用阿斯匹林口服。热退后仍需服用6~8周,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可根据血小板调整剂量、疗程至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正常,长期服用宜以最小维持量(≤5mg/kg/d)。

  l 由于川崎病在治愈后,还有1%-3%的复发率,所以即使孩子已经痊愈了,也请父母根据医嘱定期到医院随访。

  【发生原因】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每年4~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相对较多,有一定的流行性和地域性。除了与种族有一定的联系外,可能与城市越来越严重的工业污染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推测与感染及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从未证实与发病直接相关的病原体。

  【预防】

  在目前情况下,川崎病基本上没有什么预防的方法,而且因为它表现出来的症状与麻疹、药疹等传染性疾病相似,所以常常会被误判。

  【易发年龄】

  本病约80%发生在5岁以下的孩子。男女比例约为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