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胖墩越来越多,也让爸爸妈妈们非常犯愁,儿童肥胖除了影响体形美观以外,还会带来许多其他方面的隐患,例如会增加骨折的风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娃娃吃太荤可能让骨头变“松脆”
都说孩子不能胖,否则各类疾病都会早上身。可说归说,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宝宝胖点总比瘦好,起码说明营养很充足,不会给生长发育拖后腿。
通过对幼年雄性小鼠的研究显示,如果在幼年期给小鼠高脂饮食,那么当小鼠成年后,它们的股骨骨量会明显低于正常饮食的小鼠。
或许您还不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让我们通俗地解释一下:这个实验在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总是给孩子大鱼大肉、高脂饮食,那么TA的骨骼可能更“松脆”,在未来发生骨折的风险也会更高!
胖孩子更容易骨折?
胖人容易骨折?这个说法你可能没怎么听说过。但事实上,这对于医生这样的专业人群来说,也不算是什么“新新闻”。
肥胖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少年儿童人群中,肥胖的孩子骨折风险确实更高一些。
在专家的指导下,记者也检索了一些相关文献。比如美国研究人员就在《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提示同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和肥胖儿童跌倒时肘部更易受伤,而且手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更大。另一项同样来自于美国的研究显示,对比体重正常的同龄人,体重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中有13%的人至少发生过1次骨折,是体重正常者的3倍;同时,他们还更容易出现肌肉、骨骼或关节痛等情况。
在家长们看来,胖点的孩子更结实,就算摔跤还有肉来缓冲不是,怎么反而更容易骨折呢?对此,有一些观点认为,因为肥胖,孩子运动不便,所以容易发生磕碰、跌倒;同时,由于胖孩子容易出现关节、肌肉疼痛,这不仅使得他们更惧怕运动,导致越来越胖的恶性循环,还会影响他们的骨密度——因为众所周知,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孩子,他们的骨头肯定更强壮,因为锻炼可以增加骨密度,而骨密度的增加会使儿童不易发生骨折。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那就是胖孩子容易具备的“高脂饮食”模式对骨骼的影响。
高脂饮食打破平衡?
要了解高脂饮食对骨骼的影响,我们可能先得了解两个名词:“成骨细胞”,还有“破骨细胞”。
乍一看了这两个名称,你或许已经明白了几分,这两种细胞大概一个和骨骼的形成有关,另一个却可能会“破坏”骨骼吧?
其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都是骨组织的一部分。它们俩就像一对喜欢对着干的“小伙伴”,成骨细胞就像“建筑公司”,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而破骨细胞就像“拆迁公司”,行使骨吸收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细胞之间应该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如果成骨细胞活性增强,而破骨细胞处于正常状态,那么一个人的骨量就会逐渐增加,骨骼也越来越强壮;相反,如果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超过了成骨细胞的骨形成,那么这个人的骨量就会流失、减少。特别是当我们步入老年期后,随着年龄的衰老,内分泌和骨代谢水平的改变,破骨细胞活跃,骨量越来越少,我们就可能患上骨质疏松了。
可以说,影响到一个人骨骼强壮度的因素很多,但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无疑在其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而舒磊等专家的实验,恰恰就告诉我们,高脂饮食可能对这对“小伙伴”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我们模拟人类青少年的情况,对实验小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小鼠在幼年期一直保持高脂饮食,成年后骨量会明显少于均衡饮食的对照组。
原来,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几位专家的试验中,他们在分别给幼年小鼠4周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后,对小鼠的股骨进行了CT扫描,结果发现,在高脂饮食4周后,小鼠的股骨骨量明显降低。而进一步研究显示,高脂饮食可能导致幼年小鼠的破骨细胞数量增加,同时活性增强。
“这个实验主要就是模拟了人类青少年的不同饮食模式,对于骨骼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来看,我们会发现高脂饮食对骨骼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导致骨量减少;而结合肥胖青少年骨折风险相关的一些调查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脂饮食不仅会让人发胖,对于青少年来说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骨骼健康。当然,肥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影响远不只是骨骼,它对于代谢、内分泌、心脑血管的影响也一直都是被反复提及的。所以家长们或许应该对孩子的营养摄取更加注意,不要再让孩子一味大鱼大肉、高脂高糖的吃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