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孩子的学钢琴之路

儿童资源网

感悟孩子的学钢琴之路

  如何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让孩子学艺持之以恒?今天本版邀请了一位母亲和一个孩子和我们分享她们各自陪练、学艺的经验与经历。

  转眼之间,9岁的儿子学钢琴已有一年多了,其间,有一家人一起弹琴吟唱,其乐融融;也有大眼瞪小眼的言语交锋,斗智斗勇,可说是一路学来一路故事。

  学钢琴是儿子自己提出来的,说实在话,刚开始顾虑重重,周围的琴童家长没有一个不说自己累、自己烦的,甚至一个很有耐心,很讲究亲子关系和谐的妈妈说,自己和女儿在弹琴时,也是横眉冷对阶级敌人一般,听得难免心中戚戚。想着孩子一旦踏上学琴之路,每天要抽4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练琴、记谱,能做到吗?自己能担当每周接送、每天陪练的任务吗?能有看到他弹不好或不认真时不发火的定力吗?到时,孩子失去兴趣,自己又费时费力,亲子关系又受到影响,那可真是得不偿失,真要天天面对钢琴这个高档家具空余恨了。但是,又感觉学琴的好处是那么的显而易见,可以多一门高雅的兴趣爱好,可以丰富孩子的乐理知识,提高一些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偶尔还可以秀一把,不至于艺术方面一片“白卵”,至于练琴中遇到的困难,也是对意志力和毅力的考验,在孩子的人生中应该也是需要的。

  思来想去,还是投身到了打听老师、购买钢琴、接送孩子学琴,与行内人、内行人、过来人交流讨论的行列中,成了无数琴童家长中的一员。

  孩子练琴偶尔会给我们良好的家庭氛围锦上添花,如他在自己家的钢琴键上弹出第一个音时,从一手弹到两手弹慢慢进步时,弹音乐课本上的曲谱兴致很高时……但是,和无数个家庭一样,争执不可避免,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发现他的许多方法是不标准的,手背中间总是凹塌下去,总往小拇指那边斜,肩膀有时会耸起来,手指的关节位置也不对,第一次说他,他皱眉,改不了;第二次再说,他又皱眉,还改不了;第三次强压怒火语气加重说他,他眉头更皱了,不改了,还转头怒气冲冲,说:“你会弹啊,你弹弹看啊……”相互看相互不顺眼,那架势,哪里还像平时和我关系亲密、说话有礼貌、表现良好的小子。

  一来二往的口舌相争之后,我觉得我应该调整,不然我迟早会变成孩子眼里的“恶妈妈”,成为许多烦恼妈妈中的一员了。我来了个换位思考,我们去卡拉OK唱歌,周围有人自己不会唱歌,却一直在提醒、纠正我们的错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怎么唱,谁受得了;再想,如果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领导或同事在旁边不断地提醒、警告,训斥,那么我们的心情如何?而我,好象已经无意间充当了监督员、指导员以及要对孩子学琴效果负责的一个角色,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开始了调整,我离儿子远了,我不在老师家当“全陪”了,让儿子独立地面对钢琴老师,为自己的练琴结果负责。回到家,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让他自己完成老师布置的钢琴作业,克制自己想过去看他是否指法正确、弹奏正确的想法,自己该干啥就干啥。弹琴要求也变了,第一、二天会弹就好,第三、四天弹得熟一些,第五、六天想办法弹得美一些,熟和美的标准由他自己掌握,第七天到老师那里回琴。

  也奇怪了,离得远了,反而觉得孩子的琴声还蛮好听的,孩子坐在琴凳上挺拔的身影也蛮帅的;离得远了,孩子好像也轻松了,有时候弹着弹着还问我,好听吗,再弹一次给你听,于是我从指导员变成了欣赏者,孩子他爸也不用老是充当我俩的调解员了。没有了我这个一厢情愿的第二老师,孩子的学琴步伐可能放慢了一些,但是他懂得了一些乐理知识,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强了,对音乐课非常喜欢,音乐成绩也不错,和我们原先的希望又慢慢地接近了。

  现在,儿子放假了,我也准备再调整调整方式,换一个老师,离家近一些,可以不用接送,最好是非常近,可以每天花一点时间自己去老师家练习,毕竟钢琴还是要靠练习的。至于考级,是一个对学琴技法的验证,现在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对于表演和参赛,也不是非常在意,等到他再练些时日,水到渠成后再作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