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儿童资源网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曾提出孩子在10岁以前应做的32件事情——在河边草地上打滚、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在我们身边,现在有多少孩子经历过这些快乐?

  在一家网站的家长论坛上,网友半颗牙表示,“家长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玩乐和游戏的能力。”他认为,孩子玩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比如在草地上打滚,是在培养生活的野趣;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是提高探险和挑战意识;养小动物、采草莓,是让孩子独立担当,学会生活;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是要激活科技意识,提高动手能力;丢沙包、跳皮筋、斗鸡、滚铁环,是让孩子学会竞争、合作,对体力、耐力、身体协调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专家认为,会玩的孩子,往往对事物充满探究的兴趣,成绩一般都不会差;而那些努力学习、不怎么玩的学生,可能会做到功课门门拔尖,但朋友很少,进入社会后反而不如会玩的同学能适应。

  儿童的时间不应该被学习、培训挤满,应该有大量的自由玩耍的时间。无论是独自玩,还是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对于儿童的认知、体能、人际交往和情感健康都十分重要。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试着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发现的疑问,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用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们的身心也得以滋养,并能拥有一个充满趣味和韵味的金色童年。

  一句话:会玩,对于孩子来说,甚至比学习更重要。难怪有舆论对此很是感慨,对这样的现象很是担忧:“如果连玩也不会了,将来还能指望孩子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