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宝宝大便的性状?

儿童资源网

如何辨别宝宝大便的性状?

  宝宝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反映胃肠道的功能情况。通过对大便的观察,可初步了解宝宝的消化情况,尤其是大便出现异常时,常常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发生,所以更值得家长的注意.
  正常宝宝的大便
  *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内排泄黑绿色大便,即胎便,3-4天后逐渐变为黄色便。
  *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为稠密均匀的黄色或金黄色稀糊糊软便,有时稍带绿色,有时有小米样的颗粒,是正常现象。每天排便4-5次,甚至7-8次,但宝宝食欲正常,体重按规律增长,则属生理性腹泻,不要任意停喂母乳和乱用药品。
  * 添加辅食后,宝宝大便的颜色可随之稍有改变或有少量的菜末。这是宝宝添加食物时的常见现象,不要误认为是消化不良,宝宝渐渐习惯后排便就会恢复正常。
  * 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为淡黄或土灰色,较硬较干,一般每天l—2次,可在奶内稍加些糖,大便会变得柔软,次数也会增多。鲜牛羊奶喂养的宝宝,大便中会有奶瓣,这是未消化吸收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如量不多,可不用处理。
  大便异常可反映疾病
  ◆大便呈绿色,表明肠蠕动过快或说明肠道有炎症,要注意调整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过量喂食。
  ◆大便为果酱样,警惕肠套叠的发生。
  ◆大便为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而致使肛门周围皮肤破裂造成的。
  ◆大便呈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大便蛋花汤样,常见于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并多伴有呕吐。
  ◆大便呈灰白色,同时宝宝有白眼珠,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黏稠或肝炎。
  ◆脓血样大便,多见于痢疾,患儿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不愿进食、全身无力、阵发性腹痛等症状。
  ◆大便次数多,量少,呈绿色或黄绿色,含有胆汁,带有透明丝状黏液,宝宝有饥饿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腹泻。
  ◆大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且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专家忠告:提前留取大便样
  如果需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应在家提前留取宝宝的大便样,以便到医院能够及时进行化验,尽早得到诊治。
  宝宝由于年龄、饮食、排便习惯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数、性质也不尽相同。
  宝宝大小便的异常情况,常常预示某些疾病的发生,所以更值得家长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