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经典育儿观念大比拼
专家提醒:
·婴儿睡眠时,不应给他蒙脑袋。
·婴儿床不应放在窗帘、帏帐等附近,以免帘布被风吹到婴儿脸部影响婴儿呼吸。
·床头、床尾板不应有孔洞,以免婴儿手脚被卡住。
★6、吃奶喝水否?
传统观点:奶是奶,水是水,给孩子喝点水没坏处。
现代观点:母乳或牛奶有大量水分,而且营养丰富,不必再给婴儿喂水了。
专家点评:自以为最懂营养学的现代父母这次要向“土办法”学习了。婴儿和大人一样需要喝水。水在成人体内约占65%,婴儿约占70%~75%。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婴儿对水的需要相对要比成人多些,正常婴儿每天需水量约为150毫升/公斤体重。除了喂奶外,给婴儿喝点白开水是必要的。
专家提醒:
·由于婴儿肾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如果饮水不足,奶粉再调制过浓,或在辅食内加盐过多,往往会加重其肾脏负担。
·如果婴儿一天之内尿量和排尿次数很少,又烦躁不安,睡眠不好,晚上哭闹,就应考虑到孩子可能缺水。
★7、哭了就要喂?
传统观点:婴儿肚饥就会哭,婴儿饿了就得喂。
现代观点:人的生活要有规律:定时进食、定时睡眠,所以对婴儿的喂奶时间也要有规律,即定时喂奶。
专家点评:我们提倡按需哺乳和定时哺乳相结合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定时喂哺,这不仅可能满足不了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可能由于吸吮刺激不够频繁而导致乳汁分泌的减少。按需喂奶可有效地刺激催乳素的分泌,能使乳汁分泌得早些,还可预防奶胀,降低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但按需喂养不等于一哭就喂。因为宝宝啼哭的原因很多,也许是尿湿了,也许是想要人抱了,也许是受到惊吓了,等等,妈妈应该作出分析判断。经过1~2周后,婴儿的吃奶需求就会渐渐地形成一定的规律,两个月后根据规律采用按时哺乳比较好。
专家提醒:
·有些婴儿过于安静,即使饿了也不啼哭。所以,对这些不善于啼哭的婴儿,就应该注意他们的体重。如果婴儿体重不增加时,就应该考虑增加喂哺的次数了。
·有些婴儿老是有吃奶的要求,其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婴儿吸吮位置不正确,吃不到足量的奶;二是吃的时间很长,由于疲劳而入睡,但很快又醒;三是喂奶时间太短或母乳过稀。如果存在上述问题,那就要改进喂哺技术了。
★8、擦奶皮肤好?
传统观点:将乳汁涂抹在婴儿的脸上可使孩子的皮肤嫩白细腻。
现代观点:婴儿肌肤娇嫩,乳汁腐坏后,细菌容易落户繁殖。
专家点评: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婴儿的最佳食品,但也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新生儿面部皮肤特别娇弱,血管极其丰富,细菌如果从毛孔侵入,会使婴儿面部皮肤产生红晕,不久变成小疱继而化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溃烂以致形成疤痕,破坏宝宝的容貌。
专家提醒:
·婴儿本身的皮肤已经很细腻,注意其皮肤清洁比养护还要重要。
·如果怕婴儿皮肤干燥,擦拭化妆品,请选用不含刺激的婴儿专用护肤品。
★9、鲜奶胜奶粉?
传统观点:产妇奶水不够用鲜牛奶要比奶粉好,因为牛奶的成分是适合小牛犊的营养需要的。
现代观点:人毕竟是高级哺乳动物,婴儿的需要和牛犊的需要不会相同,所以婴幼儿配方奶粉比牛奶好。
专家点评:鲜牛奶虽然很适合于小牛犊,但对于婴儿来说,鲜牛奶中含有太多的蛋白质和磷,而含铁、叶酸太少,很容易出现胃肠不消化和缺铁、缺叶酸。在合适的配方奶粉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原子单位即氨基酸,因此很容易被婴儿消化和吸收。所以,在宝宝满1岁以前,对于那些母乳不能满足喂养的产妇来说,一种近似于母乳的标准婴儿配方奶粉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专家提醒:
会有一些婴儿对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甚至对于糖有不耐性或者过敏,但相比之下,对鲜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的婴儿数量更多(8%)。这种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腹泻、体重增长缓慢,有时还有可能出现腹痛。
★10、鱼肝油没必要?
传统观点:以前的孩子什么都不加,也长得很好。所以,加鱼肝油之类没必要。
现代观点: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所以婴儿一般从1~3个月起就应添加鱼肝油,以促进钙磷的代谢吸收。
专家点评:鱼肝油是一种维生素类药物,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D,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和夜盲症,婴幼儿适量补充有好处。
专家提醒:
·维生素A、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与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等不同,过量摄入维生素A、D不能被及时排除,而会在体内贮存起来,进而产生毒性作用,所以补充鱼肝油不宜过多。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产生维生素D,户外活动多的婴幼儿可以少用鱼肝油。
· 一些婴儿食品如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系列,已强化维生素A、D,有规律食用这类辅食可以减少鱼肝油用量。
·鱼肝油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两者的功能及副作用又各不相同,在治疗佝偻病或夜盲症时,因用量较大,时间较长,应分别使用单纯的维生素D或A制剂,以免导致另一种维生素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