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好爸妈

儿童资源网

快乐好爸妈

回家后,我很小心地把两个小手圈从手臂上解下来。即使我手上的那个,我也没舍得用剪刀,而是很费事地解开白线绳所系的死扣,然后把两个圈系回Ô­来的样子,大的套住小的,同心圆一样地放到一个小的丝质首饰盒里。我要悉心保存这副写着“刘永顺”和“刘永顺之子”的“小手铐”。

对,将来我要把它传给我儿子的儿子,再传给我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再传给我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

“到那时,如果还能留得住,应该很值钱了吧?”当我把这一愿望讲给昊昊爸爸听时,他很酷地说。

3. 产房“小哥俩”

深秋的九月,秋高气爽。昊昊出生以后,仿佛每天都是风和日丽。阳光从产房朝南的窗户射进来,带着灿烂的笑容。轻风也总是那么温柔,每当房间换空气时,它吹进房间来,仿佛还夹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产房里有六张床,六个小兄弟姐妹相继出生,很有缘地聚到了一起。记得那时,我隔床的一个大姐早我半天产下了一个宝宝,也是男孩,叫张泽楷。我记得张泽楷的爸爸??我叫他“张哥”,当时非常骄傲地告诉我“泽楷”这个名字的来源。他说,他曾¾­找人给孩子测了一下五行,说是命里缺水,所以叫“泽”;孩子属猴,有树小猴子才快活,所以叫“楷”;而且水可以灌溉树木,“泽楷”不就是有水灌溉的栋梁之材吗?我自然也和他讲了我们“正好”名字的缘由:取“不迟不早、不多不少、正正好好”的意思,就像我前文所说的那样,我和老公刚刚买妥房子、工作稳定之后,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在此之后,大家免不了“互相吹捧”一番,双方父母尽欢。可能是由于¾­常“互相吹捧”对方公子,加之彼此之间真诚地互相照顾,在这短短几天里,我们两家结下了友谊。两家都对彼此的小朋友有了更多的关心与真挚的爱,并很默契地称他们是“小哥俩”。

“小哥俩”有很多互补的特征:一个皮肤雪白,一个肤色偏黑;一个体态修长,一个身材魁梧;一个喜静,一个好动。前一个是张泽楷,后一个就是昊昊喽。他们两个最喜欢的就是听泽楷妈妈唱歌。泽楷妈妈是音乐老师,唱出的歌,那么婉转、那么动人,就那样柔柔细细甜甜润润地流进了“小哥俩”的心里,“小哥俩”别提多高兴了。每到这时候,“小哥俩”就都不闹了,一个吃着手指,一个瞪大眼睛,认真地听着这美妙的声音,开心极了。

“小哥俩”还有一些共同的爱好和个性,否则岂不辜负了“小哥俩”的美誉?其中最典型的事例是在夜里发生的。新出生的宝宝夜里睡不实,¾­常因为要喝奶、撒尿而吵闹;即使自己没事儿,听到别的孩子哭,或者稍微大些的动静,也¾­常被吵醒,于是群起而作“有氧运动”。据一种很专业的说法,孩子哭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充分锻炼大脑、心脏和呼吸系统,以及胳膊腿儿四肢,那是他们在进行身体锻炼。在这种大气候下,“小哥俩”保持了坚定的独立性和顽强的自主意识,从不“人哭亦哭”、“随波逐流”。相反,他们在这个只有五六个孩子的队伍中,很自觉地起到了领航作用,每天夜深人静之时都有那么两次,他们俩不知Ë­就给“大合唱”先起个头儿,然后吃完奶、撒完尿就呼呼睡去,任凭别的宝贝怎么用嘹亮的嗓音呼应他们,他们也不再理睬了,自顾自地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所以,每每夜里产房很热闹的时候,正是他们俩呼呼大睡的时刻,颇有毛泽东诗词《咏梅》中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