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大婴幼儿秋冬好发疾病
1.担心不已的“新型流感(H1N1)”
一般所称的“感冒”,医学上的正式名称则为“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研究,引发感冒的病毒种类不计其数,因此,反覆得到感冒的机会也相对增多,最常见的则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新店耕莘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陈培涛表示,秋冬季节,除了近日爆发流行的H1N1外,在门诊中另一常见的幼儿感冒病毒则为呼吸道融合病毒。
2.咳嗽剧烈的“肺炎”“细支气管炎”
肺炎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造成肺炎的原因包括病毒、细菌以及霉浆菌,2岁以下的宝宝最常见感染性病毒则为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流感病毒;至于细菌性感染则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要病因。而细支气管炎多是由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感冒病毒等所引起。
3.狂拉不止的“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肠胃炎好发于秋冬两季,其中又以6个月至2岁左右的宝宝在感染后的并发症较常见。轮状病毒是在1974年由澳洲学者所发现,由于其形状看起来像车轮,所以被称为轮状病毒,其感染途径与其他肠胃炎大不相同,完全不需要藉著食物饮水的污染当媒介,而是经由飞沫传染与接触传染,因此在秋冬两季较为盛行。
4.恼人的“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可说是过敏反应的第一步,通常最常发生在宝宝一岁以前,只要父母之一有过敏体质,宝宝就有三分之一的机率会遗传到,如果双方都有过敏体质,遗传机率就会升高到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过并非有遗传因子的宝宝都会发病,且发病的位置也因体质而有差别。
5.出现小狗叫声的“哮吼”
哮吼是由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嗜血杆菌所引起,最常侵袭3个月到5岁内的婴幼儿,且又以季节更换为好发时节。主要是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宝宝会厌软骨的组织发炎、肿胀,造成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而发出类似狗吠般的咳嗽声音。
二、4大日常照护重点
1.饮食与生活
生病时不勉强宝宝进食,少量多餐为准则。
2.衣著与环境
视情况加减衣服,平时比成人多穿一件即可。
3.洗澡与皮肤
洗澡后特别留意保湿,可免除肌肤过于干燥。
4.外出保暖
外出保暖工作务必妥善,脸部别忘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