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从家长做起二

儿童资源网

预防手足口病从家长做起二


  何时应去看医生?
  如果宝贝的耳道里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或在耳痛的同时发烧至38℃以上,或是听力有所下降,要马上带宝贝去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尽快进行治疗。
  6.皮肤热疹
  当身体周围温度过高时,宝贝的皮肤上就可能出现一种淡红色的皮疹,一般容易出现在脸上及皮肤褶皱较多的部位,如脖颈、肩部、肘窝、大腿根等处。这些皮疹就是热疹,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皮肤通过汗腺分泌调节身体温度的功能还不完善而引起。如果把宝贝放在能够使肌肤凉爽的地方,热疹很快就会消失。
  居家观察及护理
  * 让宝贝马上离开温度过高的环境并解开衣服,然后用温水好好洗个澡。
  * 洗完澡后不要急着擦干身体,最好让水分在皮肤上留一会儿,通过皮肤的水分自然蒸发来降低皮肤温度。
  * 给宝贝换上透气性良好的全棉内衣,不要穿着太多,睡觉时也不要盖得太厚。
  * 平时注意房间的温度要适宜,并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季节。
  何时应去看医生?
  如果对宝贝做了以上的身体散热处理,但过了12个小时以上宝贝身上的皮疹还不见消退,应该马上去医院小儿内科就医,请医生确定原因并进行处理。
  7.生长痛
  小儿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由于钙磷代谢紊乱,大约有1/6的孩子会发生肢体疼痛。疼痛的部位主要在上下肢体而不是在关节区域,以下肢疼痛更多见,这种疼痛一般被称为“生长痛”。由于白天注意力容易被转移,所以疼痛在白天并不那么太明显,通常到了夜晚安静时会感到更明显些,甚至影响睡眠。
  居家观察及护理
  * 当宝贝说腿疼时,要注意仔细询问是关节区域疼痛还是腿干部位疼痛,是一个关节还是多个关节疼痛,是白天还是晚上疼痛等,哪个部位疼痛得最明显。
  * 观察关节部位有无红肿、发热、水肿或触痛,关节和肌肉按压后是否有明显的疼痛,以与关节炎区别。
  * 如果排除了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要注意安慰宝贝,告诉宝贝这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并不是生病,让宝贝心里放松。
  * 疼痛时给宝贝洗一个热水澡,然后用热水袋热敷一下疼痛部位,也可以轻轻按摩不适之处。
  何时应该去看医生?
  较小的宝贝往往述说不清楚疼痛部位和时间,仔细观察后,最好带宝贝去医院的小儿外科看医生,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一切情况,请医生仔细诊查。特别是宝贝的疼痛部位靠近关节,或疼痛已经很长时间时。
  8. 发冷
  遇到宝贝手足发冷时,应认真区别是真发冷还是假发冷。如果宝贝本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却冰冷,待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足皮肤又慢慢热起来,这就是假冷真热的现象,3岁以下宝贝多见。
  居家观察及护理
  * 辨别宝贝真发冷还是假发冷真发热的简便方法是测量宝贝的体温,假如宝贝手足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发热或体温过高,应及时采取退热降温措施。
  * 让宝贝卧床休息,多饮开水,以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稀粥、面条等。如果呕吐、失水、高热可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送去医院静脉补液。
  何时应去看医生?
  如果宝贝出现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休克),或出现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双吸气或呼吸暂停,并突发高热、精神委靡、嗜睡或烦燥不安,而后反复惊厥、神志昏迷,伴腹痛、腹泻,应及时去急诊就医。怀疑是细菌性痢疾时应留取粪便,带到医院供医生作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
  9. 发热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症状。正常小儿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体温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热。
  居家观察及护理
  * 注意观察发烧的热型帮助找出原因。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着退烧,但发烧时容易导致脱水,加之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也不能放任发烧。
  * 注意观察宝贝的神态和举动,不能只依赖体温计,对新生儿尤应如此,因为新生儿往往病得很重也不发烧。但可注意观察其他症状,如是否呕吐、腹泻、咳嗽、气喘等,以便就诊时向医生详细介绍,协助做出正确诊断。
  * 宝贝发烧时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体温不很高,一般情况较好,可在家里治疗。体温过高时用冷水毛巾敷头,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退烧药。
  * 让宝贝多喝水以防脱水,以每2小时排出很清小便一次为原则。给患儿吃东西要适量,避免吃得太饱,但也不可禁食。
  * 宝贝体温升到39℃以上,轻轻用温水和海绵擦身降温。但如已喂过退烧药,要等30分钟到1小时再用海绵擦身。
  * 给宝贝喂些糖盐水,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消耗,促进尿液和汗液的排泄,起到降温和排毒作用。糖盐水的配法是每500毫升开水中加葡萄糖或白糖50克及盐5克。
  何时应去看医生?
  如果宝贝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不必太担心。如果不到3个月大的宝贝体温升到37.8℃以上,3-6个月大的宝贝体温升到38.3℃以上,6个月以上的宝贝体温升到39.4℃时;或是宝贝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应该立即去看医生就诊。
  10. 感冒
  感冒是宝贝的常见病,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宝贝每年患感冒约3-5次,约有5%-10%婴幼儿反复患呼吸道感染,甚至反复患肺炎,特别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等症的宝贝。
  居家观察及护理
  * 让宝贝充分休息,多饮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对发热、咳嗽和咳痰应考虑对症疗法。如高热进行头部冷敷,并及时去医院;咳嗽服用小儿止咳糖浆等。
  * 治感冒药虽能减轻感冒症状,但只治标不治本,因此除了多休息多饮水外,宜选用一种感冒药短期使用以减轻症状,而不宜多种感冒药混合滥用。普通感冒多半由病毒引起,不要随意滥用抗生素。
  * 要多给宝贝喝水,及时补充发烧、咳嗽、呼吸快丢失的水分,以免脱水加重病情。
  * 吃母乳的宝贝继续用母乳喂养,或少食多餐,吃易于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营养,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如果不能吸吮母乳,可挤出放在干净杯子里,用吸管滴进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