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向后爬的宝宝,妈妈们会紧张地问是不是宝宝有问题,其实这样的情况对宝宝来说是很常见的。每个宝宝都有个体差异,而且因为宝宝的动作还没有发展得很协调,相对向前,向后是比较简单的爬行动作。他先会用双手爬,双脚不能跟上,自然也就成了向后,等到他能使用四肢了,自然就会向前爬了。
教养方式很重要
日本有个高级住宅区,里面的孩子基本都不会爬,因为家庭的教养方式,在讲究整洁的日本家庭,爬行是不被允许的。但是最后这些孩子在智力、动作各发面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不同的教养方式会造成宝宝在动作发展方面的不同需求,宝宝不是机器人,没有程序顺序,只要合适的都可以自由发展。
专家为“感觉统合失调”平反
“感觉统合失调”是近年来提的比较多的名词,从宝宝出生开始,就有了感觉统合失调的可能。我们有些家长对于“不爬“格外敏感,把感觉统合失调的的错误都归咎于不爬,这是不公平的。我们现在给予孩子运动的机会太少,过去的“跳房子”、“走街沿”“爬树”等“弄堂游戏”的消失,都影响了宝宝的感觉统合失调,不爬是有可能引起“感觉统合失调“,但不是绝对,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只要全方位发展就不会担心这样的问题了。
PART 2 指导篇
宝宝要爬,要探索世界,但是爸爸妈妈不要把宝宝的爬行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让他爬的快乐,爬的有兴趣,才是最重要。所以在爬行之余,有几个要点爸爸妈妈一定要牢记:
愉悦性是爬行的动力
爸爸妈妈不是教练,宝宝不是你的队员,当宝宝还不会爬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焦虑“你不会爬怎么办?”结果宝宝索性来个罢工,爸爸妈妈也没辄。其实大人的焦虑会让宝宝有一种挫败感,只有让他感到愉悦,他才会乐意和你一起爬爬爬。
创设环境吸引宝宝
环境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宝宝也是。漂亮的色彩,好玩的东西,好听的声音,都会吸引宝宝的注意。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注意力,在爬行的时候给他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让可爱的玩具来吸引宝宝向前爬。
目标不要设立太高
起点低是爸爸妈妈在训练宝宝爬的时候重要的因素,太高的目标会让宝宝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选择放弃。爸爸妈妈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在离宝宝比较近的地方,或者是爬两三步就能到达的地方放一个小玩具,让宝宝在小小的努力后就能拿到他的“胜利成果”。等宝宝逐渐有了兴趣以后,再把目标适当地放远,以训练他爬行的进一步发展。
情绪好才能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