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乳喂养,你知道多少?

儿童资源网

关于母乳喂养,你知道多少?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天每千克体重的需水量可见下表:

  以体重为5千克的婴儿为例:每日水需求量为150ml×5,即750ml。

  以每日可以吃到的母乳为800ml计算,每100ml母乳含水88ml,可获得704ml水,加上食物代谢产生的内生水69ml,共773ml,足以满足婴儿对水的全部需求。

  疑惑7 宝宝该不该补钙?

  Q:我的宝宝4个月了,一直吃我的奶,请问这种情况下,该不该给宝宝补钙?

  A: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4~6个月内不必添加钙剂。

  在出生后6个月内每日应常规添加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而且,是否补充维生素D,还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夏秋季日光充足,孩子每日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暂停补充维生素D;而冬春季外出较少、日晒不足时,应坚持服用维生素D。

  当然,这个建议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适当调整。如果宝宝生长过快,出现佝偻病症状、体征,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

  疑惑8 以前吃完就拉,现在几天才拉一次,到底哪种情况是正常的?

  Q:我家壮壮刚出生时,每次一吃上奶,我们就能闻见他拉便便的臭味。心想,这小家伙真是个直肠子,刚吃就拉。还怕他营养吸收得不够呢!可谁知才过了2个月,他又变成两三天才拉一次大便了。这两种情况哪种才算正常呢?

  A:孩子往往吃完奶就排便;更有甚者,边吃奶边排便。这是因为每当人的胃中装满食物时会对肠道从上至下产生刺激,这种刺激到达结肠便会产生排便感。我们称之为胃一结肠反射。在婴儿期的前几个月,这种反射最为活跃。

  对于边吃边用力排便的宝宝,我们可以让他先休息15分钟,待肠道刺激减轻后,排便感不那么强烈了再喂奶。

  而到了2~3个月时,有的宝宝却会两三天甚至四五天不排大便。我们把母乳喂养儿几天不排便,但排出大便为黄色软便的现象称为攒肚,一般情况下,攒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只要宝宝吃奶量、体重增长均正常,妈妈大可不必担心。

  疑惑9 母乳性黄疸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Q:我的宝宝前两天被确诊为母乳性黄疸,请问这种病对宝宝影响大吗?我还能继续喂奶吗?

  A:母乳性黄疸多见于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这种黄疸多为轻、中度,很少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这里,我们为新妈妈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减轻母乳性黄疸:用两三天时间在每次喂奶前把吸出的母乳放在奶瓶中,外面用一个较大的容器盛56℃的水浸泡15分钟,之后再喂孩子吃。随着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破坏,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肝肠循环回吸收的减少,黄疸必然会减轻。3天后继续原来的母乳喂养即可。

  疑惑10 乳母感冒要不要继续喂奶?

  Q:我是一位新妈妈,前两天感冒了。不知这种情况下,我还能不能给宝宝喂奶?

  A:一般感冒多为上呼吸道感染,且多为病毒所致。鉴于乳母和婴儿密切接触的事实,当母亲有了明显的感冒症状时,孩子实际上早已通过空气和接触被传染了。这时你不再给孩子喂奶已经起不到减少感染的作用了。而恰恰是患感冒的母亲的自身抵抗力在不断形成,母乳中也会有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抗体,此时哺乳反而能起到提供抗体,增加孩子的抵抗力的作用。在哺乳时妈妈要注意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