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该不该抱 不抱的后果竟这么严重

中国儿童资源网

孩子哭闹该不该抱 不抱的后果竟这么严重

  小宝宝除了吃饱、穿暖外,最基本的需要就是人,尤其是新生儿,当小宝宝哭泣的时候,父母在第一时间就给予拥抱,这份无条件关注所赋予的安全感,将影响孩子一生。然而,是否在孩子哭泣时给予第一时间的拥抱,是传统观念中,一直都有争议的一环。

  一、老人提议的“不该孩子一哭就抱”这个问题,究竟该不该听呢?

  宝宝在出生前,在子宫里呆了9个多月,周围是温暖的羊水和单一的环境,被狭窄的子宫紧紧包裹着。经历分娩,与母体分离,宝宝突然间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安全感瞬间被剥夺。这种感觉就类似我们在梦中从高处跌落,抓不到任何物体,或在黑暗无边际的环境中,看不见任何东西、也抓不到任何物体,完全丧失安全感。

  所以很多新生儿一旦进入襁褓,就能够恢复安静,因为紧紧被包裹的感觉,就像又回到了妈妈子宫,重拾安全感。

  小宝宝尚不具备自我生存的能力,无法自己觅食和喝水,更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切生理需要,都只能用哭来释放……这时候,若大人不给于及时的关注和拥抱,小宝宝必然进入惶恐、焦虑的状态。所以在这个时期,给孩子一个及时的拥抱,是有多重要?

  在童年早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这份焦虑会一直伴随着他,直至上幼儿园、小学,都容易遇到分离焦虑。成年之后,也会因缺乏安全感养成多疑、忧虑、脾气暴躁等性格。因此,安全感的建立是孩子信任父母,建立自信的第一步。

  二、搂抱,最直接的爱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喜欢别人摸他、抱他,也喜欢被轻轻摇晃的感觉,所以搂抱可以安抚宝宝的情绪,是宝宝的精神营养。只要宝宝哭了,妈妈就要多搂抱、多抚触、多说话、多微笑,让他尽情享受母爱,获得安全感。宝宝满月后,自主微笑会多起来,此时妈妈的表情宜更加丰富生动,如用微笑着点头来回应宝宝。宝宝快满2个月时,已开始懂得他听到的讲话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所以,妈妈除了对宝宝多搂抱和爱抚外,还要多多地与宝宝声情并茂地“交谈”,逗他玩。

  三、安全的环境

  宝宝最初的记忆是无意记忆,带有情感色彩,如色彩鲜艳或活动的事物,能引起宝宝强烈的情绪因而容易记住并保持下来。也就是说宝宝是通过五官来直接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因此,为宝宝布置丰富的视、听环境,能唤起宝宝愉快的情绪反应,促进良好个性的培养。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床头两侧及周围悬挂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或是父母放大的彩色照片等,来吸引宝宝的注意,且每隔一周轮换一次;在玩耍或抚触时间可以把曾经听过的胎教音乐放给他听,让宝宝找到熟悉感,消除对陌生世界的恐惧。对于敏感型的宝宝,则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可能引起宝宝不快的刺激,如强光、噪音,过度逗引等。2、3月龄时,逗宝宝玩不一定要仰卧在床上,可以让宝宝俯卧。这样不但可以强化他颈部肌肉,还可以让他更容易观察周围。

  四、不要频繁地更换环境或照料人

  当宝宝满百天后,基本上已经适应了日常的生活模式和规律,宝宝也因此有了安全感。因此宝宝4、5个月大时是最惹人喜爱的月龄,这段时期见到任何人都会微笑,甚至逗人玩耍。

  但这种安全感仍不稳固,容易受环境影响。到了6个月,宝宝会明显地依恋着妈妈或其他经常照顾他的人,会对陌生人产生焦虑的感觉。所以在这段时期,尽量不要更换照顾他的人,也不要频繁地更换环境,比如在外婆家住几天,又去奶奶家住几天,再去亲戚家玩几天,由固定的人来照料宝宝可以帮助他建立稳固的安全基地,令他更有信心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