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喘不停 妈妈怎么办?

儿童资源网

宝宝喘不停 妈妈怎么办?

  家有喘息宝宝是最让父母们忧心的事,尤其是夏去秋至,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是喘息宝宝最难度过的时候,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阵发性喘憋等,严重危害宝宝的身心健康。本文我们为您详细介绍喘息宝宝的居家日常护理。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婴幼儿哮喘等。持续严重的喘息状态可危及宝宝生命,流行病学观察显示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和婴幼儿哮喘的最常见致病因素。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急性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也是婴幼儿反复喘息和持续哮喘发作的高危因素。

  是什么让宝宝喘不停?

  宝宝喘息的主要诱因是受凉感冒和护理不当。婴幼儿喘息主要与过敏、病毒感染、先天气道发育不良、早产、母孕期吸烟等因素有关,维生素A缺乏及l岁以内幼儿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发生喘息的概率明显增高。

  喘息性疾病的表现有哪些?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表现具有多样性,不同原因引起的喘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起病的时间、发作的频度、喘息终止的时间和对治疗的反应。

  ◎毛细支气管炎

  1.年龄多在1岁以内,尤其6个月左右的婴儿;

  2.发病急,一般先有感冒症状,可有发热、咳嗽,烦躁不安并可诱发心衰,伴有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呕吐或腹泻。突出特点是发作性喘憋,尤以晨起活动时显著,入睡后多明显减轻或缓解;

  3.两肺可听到对称性以呼气时为主的喘鸣音。

  ◎喘息性支气管炎

  1.多发于1~4岁的婴幼儿,发病时喘息多为持续性,非突然发作和停止,晨起活动时喘息较明显,病程持续1周左右;

  2.喘息较重,但宝宝精神大多较好,玩耍基本如常;

  3.对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疗效不如支气管哮喘明显,喘息随炎症控制而消失;

  4.预后较好,通常在3~4岁后逐渐停止发作,部分宝宝由毛细支气管炎衍变而来,10%~20%转变为哮喘。

  ◎婴幼儿哮喘

  起病或急或缓,发病前往往有1~2天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痒、喷嚏、流清涕,揉眼睛、揉鼻子等表现,并可有明显的咳嗽、喘息。年长儿起病往往较突然,常以一阵阵咳嗽为开始,继而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

  Tips

  婴幼儿喘息须要注意排除支气管异物吸入,以免延误治疗。表现为吸入异物的同时突然出现刺激性剧烈咳嗽,呼吸急速伴喘鸣,可伴随体位改变而加重或减轻,多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喘息性疾病怎么治?

  婴幼儿哮喘是呼吸道慢性疾病,其治疗则应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原则。发作期以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为主,缓解期则以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诱发因素和自我保健为原则。常用的药物有: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药,抗过敏药物、免疫调节剂、中药等。

  Tips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主要与该年龄支气管系统的解学特点有关,可引起肺不张或肺气肿。重者很快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在遗传史、过敏史、血清lgE及肺功能改变等方面均相似,约有30%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发展成哮喘。

  宝宝喘不停,妈妈怎么办?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宝宝咳嗽、喉中有痰和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要适当交换体位,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卧位,并经常更换体位,以减轻肺部淤血,有利于炎症消散吸收。

  当宝宝哭闹不安或喘憋严重时,将宝宝轻轻抱起直立,轻拍背部,以助排痰。予空心掌扣击背部,翻身拍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以利痰液排出。对痰液黏稠、咳痰不畅的宝宝应多喂开水,同时要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防止痰液粘稠而引起气道阻塞。

  2.室内要求

  除给予适当的镇静治疗外,还要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不要反复搬动宝宝,避免惊吓,防止因宝宝抵抗力差而继发细菌感染。安置在阳光充足的房间,保持室内整洁,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50%~60%,空气要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使空气流动和清洁,保持房间安静。房间内不放置花草,尽可能避免加重喘息发作。

  3.穿着及被褥

  保持床铺整齐、清洁、干燥,盖被须轻暖,衣着避免过多,以免产生烦躁不安及过量出汗,内衣不应过紧,以免影响呼吸动作,及时更换尿布。高热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后加重病情。

  4.体位选择

  当宝宝烦躁不安或喘憋严重时,需使宝宝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并经常更换体位,以减轻肺部淤血,有利于炎症消散吸收。病情严重或月龄较小的宝宝,可由家人抱起,双腿下垂,这样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

  5.饮食护理

  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平时避免吃刺激性或过冷过热的食物。

  ※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比如奶、米汤、蛋花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蛋糕、稀饭、面条之类的食品)。

  ※因为肺炎宝宝呼次数较多或伴有发热,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需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严重呼吸困难、缺氧伴有心力衰竭较重的宝宝应暂时停止进食,待病情稳定后再喂养,注意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富有营养的食物(包括母乳),喂养要少量、多次、定时进行,不要过饱而妨碍呼吸功能及加重心脏负担。

  ※注意喂养姿势,对危急宝宝进食及喂药须抱起,谨慎地喂,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

  ※宝宝腹胀拒食者,给予腹部热敷,不见效者,及时就医。

  6.保持安静和充分睡眠

  生病的时候,在宝宝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人多吵闹,不利于宝宝休息,同时人多室内空气相对污浊不利于肺炎的康复。因此,宝宝房间人不要太多,探视的人逗留时间尽量缩短,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但须避免过堂风。

  7.口腔、皮肤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用0. 9%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每天2次,可增强食欲,防止口腔炎。汗多的宝宝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干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

  8.发热护理

  间断发热时要4小时测量体温1次,有发热时体温未超过38.5℃不予处理,高于38.5℃者给予物理降温,体温39℃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并辅以药物降温,并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喂温开水,避免退热出汗多,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现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