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儿童资源网

3-6岁儿童多元智能《下》


  左右脑智能分工小贴士:
  根据专家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左右脑分管不同的功能,左脑称为"学术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数学、顺序、符号和分析等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运用逻辑思维把事情调理化,在幼儿时期,通过训练孩子背诵诗词,学习生字,练习简单数字加减法等等都能刺激孩子的左脑发育;右脑又称"艺术脑",主管韵律、节奏、图画、想象、情感、创造力。换个说法,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右脑起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训练、画画、让孩子做简单的设计和家长多进行亲子沟通都对右脑发育有极大的帮助。
  用音乐培养心灵的美感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但音乐天赋要得到正常发展,还有赖生活和教育的环境。如何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父母有必要对音乐智能的构成成分及早期音乐智能的特征和年龄特点作些了解。
  (一)音乐智能的构成成分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基本要素是节奏、旋律、音色及曲式的整体结构等,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材料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
  情。根据音乐自身的特点,音乐智力构成成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听觉感受,此外,对音的记忆、听觉想象力、对音乐的情感内容的内心体验、对音乐的理性认知。都是音乐智力的重要构成成分。
  (二)音乐智能的发展
  出生-2岁:2个月的婴儿能模仿其母亲所唱歌曲中的音高、音响和旋律轮廓,4个月的婴儿能模仿节奏、结构,到了1岁时,婴儿特别喜爱对熟悉歌曲的倾听、跟唱、动作反应或用玩具、盆罐等器具敲击出声音;2岁左右表现出对乐器的兴趣,喜欢反复唱同一首歌曲。
  2-4岁:对具有强烈节奏的音乐感兴趣并有反应,能感觉到音色的差异;喜欢重复地听、反复地唱同一首歌或只会唱一首歌中的片断,但与别人合唱时
  音调尚难配合。
  4-6岁:喜好唱歌,能正确配合音调和节拍与他人合唱;能做出与音乐旋律相配合的动作,能辨认并适当地使用乐器。
  (三)早期音乐智能的表现及其培养
  音乐智能的早期表现有:喜好选择音乐活动;能准确地定音;容易记住一个曲调,还能顺利地正确地唱出或演奏出这个曲调;较早地注视乐器并开始抚弄、操作乐器;能很快地学会识谱;能自己发明简单的小乐器;能自己创作曲调等。
  如果发现孩子对音高、节奏、音色敏感;对音乐中的情绪、情感感受力强;对音乐的整体结构也有感受,就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习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用音乐来放松;使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及强烈的学习动机,保持对音乐听觉的敏感性。可播放经典音乐,听音乐家演奏、唱歌,也可挑选孩子喜爱的乐器进行培养。尤其要鼓励孩子的自发性音乐活动。
  对幼儿音乐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其目标不在培养音乐家、演奏家、歌唱家,也不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技巧的训练及知识的灌输,而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特殊功能,这才是音乐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价值。
  多元智慧理论与儿童右脑的早期开发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得纳的多元智慧理论是一种关于智慧本质及其发展的理论。加得纳的多元智慧理论将人的心智分为七种──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
  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这些智慧不断受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关闭;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发掘并引领这些智慧的发展。
  而现代脑科学也逐步揭示了人类思维的生理机制,一个人的左右半脑存在明显分工。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逻辑推理、数字符号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事物形象、音乐形象、空间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