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无须24小时待命

儿童资源网

好父母无须24小时待命

  尽所有可能陪伴孩子就是最好?错!

  “父情福利”现象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他们认为,对于男性来说,养育孩子(或者建立家庭)不仅能使薪资得到提高,他的工作效率以及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会提升。因为一位父亲更容易享受一段长期稳定的工作和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不过,如果你很难找到肯定的证据证明,在家庭中花更多时间的人,在工作中也可以获得更高提升。会有一些完美兼顾家庭与事业的企业精英,但那也仅有一些。已经追踪研究男性工作生活态度十几年的菲尔莱狄更斯大学管理学教授斯科特·贝森(Scott Behson)表示,“一个人能否升至组织上层的首要指标就是他愿为这个组织投入的时间,因此你的确需要一个能够为你打理家常的伴侣。实际上,大多数CEO都是男性,并且他们有一个不工作的另一半。”

  人们总认为,成为父亲后的男性应该会比过去更努力工作,或许这并不是出于自身选择,但他们更愿意加班加点,获得的工作成就应该会更大。但美国家庭与工作学会最近一份研究报告却告诉我们,在92年,80%的男性受访者强调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责任,而在08年这个比例下降至68%,男性们更倾向于呆在家里陪孩子,而不是在办公室工作。

  有趣的是,父亲们花在照顾孩子上的时间并不能缓解他们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这份报告指出,成为父亲后,男性的健康状态会下滑,他们相对于过去更容易生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评估降低。

  同时他们社交生活的节奏也大有变化——他们很少再和朋友们放松打垒球或是外出游玩,而是成为童子军会议或者家长会的一员,参加各种围绕孩子开办的组织。当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良好调控自己的社会关系时,痛苦接踵而来。

  如今大部分男性身边的亲密朋友比上一代人要少。男人们可以用于消遣以及培养兴趣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尽管有充分证据表明,拥有孩子对稳固以及延长婚姻贡献不小,但是另外一方面的事实是,有些事是不得不放弃的。许多父亲往往会把陪伴孩子作为最高要务,以至于宁愿牺牲与伴侣相处以及属于自己的时间。

  这样的优先顺序是危险的美国心理学家凯瑟琳·李(Catherine Lee)认为:“父母们自以为尽所有可能陪伴孩子就是最好,但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实际上是质,而非量。我们应当更关注孩子的需求并有效协调,更关注自己以及自己的婚姻。否则,你们(的婚姻)将沦为‘合作家长’、‘室友’或者房屋合租人的尴尬关系,这种事情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频率在我身边发生着。”

  偶尔放风,做好父母不是为了交差

  我并不说父母或者父母中的一位没有必要积极陪伴孩子——研究也充分证明,有父亲或者母亲的充分陪伴,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但这其中,技巧显然比形式更加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孩子”这件事本身不是动机,我更关心,驱使着如我一样的广大父亲们早早从工作中抽身去给孩子准备一份惊喜,或者在夜里坚守的动力,到底是不是仅仅源于“这对孩子们有好处”,或者是因为我们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其实,在某种非常基础的意义上,我们是不是仅仅为了对自己证明我们是好父亲?我们不是简单地想做孩子的棒球教练,而是为了自己向自己交差——说我已经负起责任了,至少我在培养一个合格的棒球队员,而不是培养出另一个希特勒。

  为了找到做父母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我不得不重新引用前面那位81岁老前辈的话:所有负责、体贴的“好父母”退后一步只考虑自己,每周空出一点时间随便做点自私小事儿,或者当偶尔工作显得的确比家庭重要时放过自己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