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同读修孝德

儿童资源网

亲子同读修孝德

  孩子应从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开始,学会感恩,懂得报恩。从小培养乐于助人,进而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的美德——长大后得以担当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从而实现幸福的人生。

  比如:

  1.“珍惜得到的一切,父母挣的都是血汗钱,不乱花钱,不同别人攀比”。

  2.记住爸爸妈妈生日,祝贺他们并送上生日礼物。

  3.学做一顿简单的饭菜,节日时为父母露一手。

  4.好吃的东西不独占,分给长辈,同他们共分享。

  5.与父母一起看电视时,把最好的位置留给父母。

  6.长辈生病时,多问候,端水送药,多陪伴在身边。

  7.与父母有矛盾时,多与父母交流,不发脾气,不赌气。

  这些日常中的孝行,在点滴中培养孩子的美好品德。

  只有“同读”、“共修”,才能切实培育孝心,提高孝德。笔者认为,作为家长,至少应树立两个观念:

  一是要理解、支持孩子的每一个孝行。孝道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教育。所以,孩子要做这30件事时,父母要切实支持。曾听过这样的事:学校提倡孩子要为母亲洗脚,母亲却说:“别瞎耽误工夫,好好去念书比什么都好!”还有一位母亲不惜弄虚作假,让孩子端一个没盛水的大盆拍照,向学校交差,表明已为母亲洗过脚了。这些家长,都没理解孝道教育的意义。所以,身为父母的,要懂得作者提倡孩子做这些事的良苦用心,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二是要以身垂范,率先成为孝行的楷模,引导孩子的孝行。应该明白,任何一对父母都有双重身份——对自己的儿女而言,他们是父母;对自己的父母而言,他们又是儿女。所以,“应该为父母做的30件事”,身为父母的也要身体力行,甚至先行,为自己的儿女做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