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整日生活在惶恐和焦虑之中,毫无安全感。
爸爸妈妈总是因为养育孩子的事情发生分歧和矛盾,
这让懂事的婷婷有了“负罪感”,她觉得自己是父母吵架的根源,
她怀疑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上,她对未来缺乏信心和希望。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发生问题,不是心平气和地交流讨论,
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误以为:吵架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吵架时的神情、态度、用语等等,
她可能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后也采取同样的方式。
孩子在充满冲突、关系不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以后与人交往时,很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冷漠、自卑、退缩、对他人不信任,
另一种是有攻击性、刻薄、爱挑剔、脾气暴躁,
这些都会导致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那就是孩子会对婚姻产生恐惧感。
家,不能提供应有的温暖和安全,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意义,
那么她很容易丧失对婚姻、对家庭的美好期待,
长大以后会想“结婚有什么意思?不就是整天吵架嘛?”
(三)夫妻吵架之后,怎样做才能安抚孩子的心灵?
如果已经不可避免地在孩子面前爆发了“战争”,
我觉得,需要从两方面“善后”。
其一,从夫妻内部来说,
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或者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其二,从孩子角度来说,
既然吵架是“当面”,那么和好也必须是“当面”。
可以跟孩子说这样一些类似的话——
“爸爸妈妈是在商量问题,产生了一点点矛盾,现在解决好了。”
“爸爸妈妈有点冲动,没有控制情绪,刚才做的不对!”
“爸爸妈妈都很爱你,只是意见不一致,你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
(四)并不是所有的吵架都是坏事,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有晴有雨!
“舌头没有不碰牙齿”,这句话没错,
不过,你看到过谁的牙齿把自己的舌头总是咬得鲜血淋漓的呢?
幸福的婚姻不是不吵架,而是吵的有技巧、吵的有水平,
懂得用温柔的手段化解矛盾,用智慧的方式调和感情,越吵越爱。
夫妻一不小心当着孩子的面吵了架,没有关系,
再当着孩子的面和好,主动道歉、承认错误、友善地交流。
孩子会明白: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有所不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孩子会领悟:
每个人都应该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
孩子会理解:
生活并不总是晴空丽日,即便是亲密的家人也会发生争执,这很正常。
天空,有“晴”,也有“雨”。
但是,短暂的风雨过后,永远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