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倔”孩子

儿童资源网

正确引导“倔”孩子

  原因分析:家长无微不至的过度关爱

  旋旋是独生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他就是“中心”,大人们有求必应。当他提出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稍加反对,他就大哭大闹,家长就不忍心了,最后就做出了让步。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观念:只要我哭闹,大人们就会妥协,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这样恶性循环,孩子提的要求越来越无理,家长越来越没有应对的办法,时间长了,孩子就越来越任性。这也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出现的问题。

  对策:适当冷处理,制定规则,态度要坚决

  当孩子因要求不能得到满足而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越是关注他,他就越觉得大人可能会做出让步,哭闹得越厉害。这时家长不妨冷落他,让他一个人哭闹一会,情绪缓和一点的时候再给他讲不能答应他要求的原因。但是家长的态度要坚决,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做出让步,尤其要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制定规则。比如看动画片不能超过两集,中间要休息一下;比如看完的书、玩过的玩具要放回原处;比如不能一到超市就要求买玩具……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不能在已确立的规则上做出让步,越哭闹越不能答应要求。要让孩子明白,不讲道理的耍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刚开始,孩子一时难以接受,不良行为可能还会出现反复,但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就适应了这种教育方式,再加上家长及时给他讲道理,就不会那么蛮横、任性了。

  镜头3

  洋洋的脾气特别倔,他和小朋友相处时,明明是他有错在先,先欺负别的小朋友,就是不肯认错,也不肯说对不起。老师要是批评了他,他都能站在原地一上午,也不回位,也不吃加餐,像在跟老师怄气。妈妈说在家里也是这样,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有错。

  原因分析:跟父母学习的坏习惯

  后来,老师跟洋洋的妈妈沟通了多次,才找到了洋洋倔脾气的根源:洋洋的爸爸是一个对孩子特别严厉的人,总说男孩子不能溺爱,要严格要求,对洋洋就特别“专制”。什么都得听大人的,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还总是指责妈妈太护着孩子。但是有时候爸爸自己也会犯错,却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有错,错怪了孩子也不向孩子道歉,时间长了,孩子也跟着大人学会了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对策:对孩子言传身教,冷热有度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父母们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眼睛始终都在盯着大人,跟着模仿。所以父母们要想教育好孩子,自己一定要做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如果父母本身脾气就很暴躁,孩子往往就会显得更倔强。对待孩子虽然不能一味迁就,但也不能总是冷冰冰地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大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小孩子,不能对犯错误的孩子动辄打骂,这样会使孩子过于懦弱或叛逆。要多和孩子讲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那样做”,凡事多沟通,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让孩子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比如说孩子正玩玩具玩得高兴,硬让他马上去睡觉,他当然不高兴。如果说:“明天要早起上学,你再玩10分钟就洗脸睡觉好吗?”这样会比较容易接受。再比如,看动画片之前就和孩子说好:“你只能看一集。”孩子看完后自觉就关上电脑,这样他自己也会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说话算数。

  镜头4

  成成是一个常规习惯特别不好的孩子。上课时坐不住,不是钻到桌子底下,就是给别的小朋友搞破坏:别人画画,他给人家乱涂;别人拼好的玩具他给拆开;还常常拽女孩的小辫,要不然就趴在桌上睡大觉。老师批评他他就点点头,说一定改,转脸就忘得一干二净,还是照样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