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好社交准备
怕孩子学坏是初中生父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提前进行引导,给孩子注入“免疫力”,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父母最担心的是什么问题呢?
一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小学时期,学校、老师对学生的一切活动都管得很严,从进校到离校,整天时间都有老师看管,进入初中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有了很大的空间,而家长一般不能象孩子上学校那样接送,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了父母的一个大问题。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父母要多点给孩子渗透,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如告诉孩子防歹徒抢劫的办法:歹徒一般会向打扮时髦、出手阔绰的;无心向学、惹事生非的;体格较小、胆小怕事的这三类学生下手,让孩子尽量避免。同时要教给他们识破歹徒计谋的方法。如歹徒一般会假借问路或请予帮助,骗取同情心,让孩子跟他走;慌称孩子家中有急事,要带孩子与他一起回家;慌称顺路,邀请孩子坐他的车回去等等,让孩子不易上当。同时要教给孩子镇定面对歹徒的方法。如要做好自我保护、珍惜生命,“破财消灾”,不要和歹徒“硬斗”避免更大的伤害;发现形迹可疑的人跟踪,要伺机摆脱或寻机帮助;注意歹徒特征,如容貌、衣着、语言、年龄等,过后立即向老师、家长报告,有成人陪同向公安机关报案。另外,尽量不要单独在偏僻的路上行走,上学、放学尽可能与同学同行。
二是交友问题。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不只爱交同性朋友,还会有交异性朋友的欲望。男孩女孩可能会在交往中不由自主地进入“恋情”状态,变成一对一的、秘密的交往。有的甚至会有牵手、拥抱、接吻等带有性色彩的接触。首先,当父母的应尊重孩子的纯真感情,不简单、粗暴、武断地对待孩子这种“恋情”。但是,父母也应该明白地告诉孩子: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春天不该做夏天的事。春行夏令,早开的花会过早凋谢。少年相恋,自己可能认为很美好,但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这时孩子的心理、生理都未成熟,学业未结束,职业未选定,经济不独立,不能承担责任,不能给对方幸福。既然是错误,就要纠正。
三是跟风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但因为成熟,容易经受不起考验。如看见别的孩子抽烟的样子“很帅”,也想尝试抽一支;看见别的孩子喝酒的样子挺爽,自己也来一口;看见成年妇女戴耳环,自己也忍痛去扎耳朵;看见社会青年把头发染成彩色,自己也想试试;看见别人烧香拜佛、信迷信、信风水、信星座,自己也跟着相信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看见别人穿几百上千的衣服很时髦,自己也想穿那些名牌服装在同学面前显威……孩子抽烟、喝酒并不是因为觉得舒服,而是想以这种“扮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叛逆,引起他人的注意。面对孩子的这些小把戏,家长们既要引起注意,有不要太紧张。最好的方式是防患于未然。在孩子未出现这些现象时,引导他们在别的方面多表现自己,可在体艺、科技、制作、某科的学习等方面多表现自己,孩子就不会把抽烟、喝酒作为引注意的一种手段了。孩子扎耳、戴耳环、染发是出于好奇、赶时髦。他们不知道成人和孩子行为的区别,以为成人能做的一切,孩子都能做。家长应及早给孩子讲清成人与孩子行为的区别,让孩子发展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兴趣、爱好,他们就不会急着去尝试成人的行为了。孩子相信烧香、磕头、抽签、算卦能取得好成绩,家长在引导的同时,可以让他们试试,经过失败的体验后,让他们感悟,让他们知道,什么神仙都救不了他们,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