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孩子往往有机会和我们谈条件,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因为结果只有一个,而结果并不是孩子所期待的,于是出现了“谈判”。如果我们给孩子选择的机会,由孩子来决定结果内容,孩子同时也会自愿地接受自己决定的结果。
比如,孩子需要8:30点就关电视,当他和我们讨价还价时,我们可以出孩子选择:选择1.关电视后,你可以再看看一会书,再睡觉。选择2.关电视后,你可以选择吃小点心,然后睡觉;选择3.关电视后你可以选择玩一会儿游戏,再睡觉。孩子不想关电视,是不想太早上床睡觉,所以给他三个选择,电视是肯定要关的,只是你可以选择关电视后,你还可以做什么。
记住,凡事都是有三个选择的。
3.约定底线
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讨价还价采用了迁就,是因为我们不想和孩子磨嘴皮了,大家都累,但迁就只会让局面越来越难控制。
所以,坚定地向孩子说不,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定了的规则就必需要遵守。出现讨价还价的行为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自主意识的萌芽,对我们也不再盲从了,我们不可以盲目地禁止,也不等于可以过于迁就。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底线,比如,8:30要睡觉,如果孩子提出8:45分,我们觉得太晚了,可以建议只能到8:35分,否则依然坚持8:30分睡觉。通常孩子为了多出的5分钟都会答应,而这个时间也是我们所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