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如何让“意外”远离孩子?

儿童资源网

寒假里如何让“意外”远离孩子?

意外4:误食

  意外指数:★★

  就在一周前,海南四名孩子捉到一只“癞蛤蟆”,把其烤着分来吃,结果四名孩子全部中毒,其中一人死亡。

  注意事项:

  虽然这起意外没发生在株洲,但这样童年“自制美食”的回忆,不少人都有过。因此,家长平时要为孩子做好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特别在假期里, 要格外提醒注意。除此以外,假期里走亲访友频繁,到亲友家走访时,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取食“食品”,特别是放在一些角落的“食品”。在记者的记忆中,小时候就曾在亲戚家喝过一大口“矿泉水”,幸亏那只是一瓶高度白酒,而不是酒精。所以家长们也要注意,避免使用食品包装其他非食品,如果无法使用其他包装代 替,应放置在孩子看不到、够不到的地方。

  救援支招:

  如发现儿童有食物中毒症状,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通过洗胃、催吐、导便及血液净化等方式处理,尽快将毒素排出体外。

  【快乐篇】

  孩子们的娱乐过于成人化,往往动脑不动身,有不少家长表示,现在孩子过寒假方式成人化,缺乏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在寒假期间,针对中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娱乐活动太少了,以至于孩子们在一起,常常像成人一样泡网吧、唱K、打电玩、看电影。这些活动不太适合中小学生,可家里没人陪,又找不到什么更好的娱乐项目。因此,不少家长无奈之下只能给孩子钱花,放任他们自己去玩。寒假里每天运动40分钟,寒假生活应该张弛有道,没有了体育课,建议家长应该督促孩子把健身列入寒假计划。通常那些爱运动的孩子,思维也会更活跃。通过运动可以调节孩子的注意力,有助于开发智力。专家建议,最好是每天运动40分钟,如跑步、打球。实在没有时间,可以隔天进行,一周运动四至五天。冬季适合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不但可以加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给孩子制定一个假期计划,“给孩子们安排一些事情,自然就减少了他们从事危险行为的机会。”家长杨林是一位老师,她说,经过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孩子非常渴望寒假里能好好休息,因此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计划,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同时,家长可以把安全知识、防护知识及自救技巧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避险意识,及时给孩子系上一条“安全带”。

  【家长的境界】

  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确定了清晰的目标,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