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刘墉的这篇文章,举了好几个例子,说明在很多时候,做家长的不要着急,尽量不要通过责骂、唠叨去敦促孩子,而是在平时的言行里多让孩子感受到爱、宽容、理解、鼓励。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孩子就长大了,自己明白了,就像花儿到了季节就会绽放一样;而你之前的烦恼、担忧从此烟消云散 ... 按作者的话来说:有良心的孩子多半自己会觉悟!
内妹带长子回台,一百九十公分的十六岁大男生跑前跑后地帮妈妈提东西、用计算机整理数据,羡煞了一群亲戚朋友,问她是怎么教的。
「没怎么教!他们自己长成这样。」内妹笑答。
她说得一点没错,而且因为工作忙,十几年来,她连晚饭也没烧过几顿。但是每个孩子都很乖,功课也很好。虽然作妈妈的极少去学校参加家长会,却常接到孩子带回家的奖状。
有一天,内妹一家来玩,我看孩子隔不久就这个过去抱抱妈妈、那个跑去亲亲妈妈。好奇地问四个孩子,为什么跟妈妈这么亲?
「妈妈爱我们。」四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
太太常说她的好朋友丽莲跟我小姨子很像。我小姨子是「牧师娘」,丽莲则是慈济的资深义工。小姨子除了成天忙教会,而且每个星期天下午无论刮风下雪,都和丈夫站在纽约街头传教。丽莲则除了四处为慈济办活动、到老人中心带老人唱歌作游戏,而且每天帮美国政府开车为独居老人送晚餐。
丽莲的孩子也长得帅、功课又好。
只是几年前,我太太常听丽莲说她儿子的成绩从九十分、八十分、七十分到六十分,还有不及格的。
妙的是丽莲一边说一边笑得很开心:「多棒!A B C D都有。」
所幸孩子愈大,成绩愈进步,现在居然成为全A的资优生。据说有一天丽莲问孩子为什么自己知道用功了。孩子说:「妈咪从来不给我压力,还夸我。小时候我没感觉,但是渐渐长大,开始觉得惭愧,怎么考那么烂,妈妈还夸?只好拼命用功。」
◎
看电视新闻节目,报导法院的少年观护人卢苏伟,小时候有一次五科才考十分,妈妈认为他智商低,没责骂,还给他鸡腿吃。
卢苏伟坐在门口啃鸡腿,看见同班同学也拿成绩单给家长。那邻居爸爸一张一张翻:「一百、一百、一百、一百,咦?怎么这个才考九十,另外十分呢?」
邻居小孩指指卢苏伟:「十分掉到阿伟家去了!」
可是卢苏伟后来自己拼命,考进警察学校,以第三名毕业。更用他小时候力争上游的经验,带领「更生少年」,找回许多迷失的孩子。
◎
我有位朋友的太太,以对子女严格闻名。
有一天,她上大学的女儿出去玩,说好十一点以前回家。当晚她也有应酬,进门,觉得累,和衣躺在床上,没想到就睡着了。夜里一点突然惊醒,想到第二天要来我家聚餐,由她负责的「罗宋汤」还没烧,赶紧跑去把牛肉丢进锅里煮。睡意未消,坐在厨房的椅子上发愣。
这时候女儿悄悄进门了,一眼看见妈妈,吓得脸都白了,隔了一下,主动向妈妈道歉,自己没能抓准时间,回家晚了,害妈妈操心。
「我从来没看过女儿那么真诚地认错。过去她只会叛逆,跟我顶、跟我吵。」朋友的太太第二天聚会时对我说:「可是昨天,我根本没想到她回家晚了,她却以为我是坐在那儿等她。」
我笑问她的女儿为什么那天特别真诚。
小丫头笑笑:「因为妈妈没像以前那样,劈头就骂我!她如果骂我,我一定叛逆,她不骂我,我反而不好意思了。」
◎
一位朋友中年待业,脾气特坏,常跟上高中的儿子冲突。
有天一大早,他睡不安,醒了,去做早餐,也顺便为儿子打了杯果汁。
校车要来的时候,儿子才冲出卧室。
朋友把果汁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