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常说类似"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的话。
作用:可以使孩子认识到人人身上有优点,鼓励孩子学习他人的优点,建立起学习他人优点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虚心学习、虚心做人的态度。
10、要说类似"对不起,是我错怪你了"的话。
作用:当家长错怪了孩子时,不要回避,错了就是错了,不要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家长向孩子承认错误,不但不会有损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使你高大起来,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十不说":
1、不说类似"学习是一件很难的事,是很痛苦的事情,必须刻苦努力"的话。
作用:人具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你说学习是一件很不容易、很痛苦的事情,需要"头悬梁、锥刺骨",就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学习是多么可怕的事,在孩子心中就 会产生害怕、远离学习的本能反应,一想起学习来,不痛苦也痛苦了,怎么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反之,你在孩子心中播种下学习就象游戏一样,他就会象做游戏一 样有兴趣对待学习。
2、不说类似"你是我的希望,我全靠你了,你能行吗?"的话。
作用:一是避免把家长自己的压力传导给了孩子,防止孩子认为如果我不好,家长就没有希望了,多大的压力。二是避免你能行吗?的疑问句,防止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
3、不说类似"这孩子太笨了,我是看出来了,你是没好了"的话。
作用:避免一句话为孩子定性为"笨"、一定不会好了,防止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
4、不说类似"小孩子家懂什么,少问少管" 的话。
作用: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5、不说类似"你不是我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要强,一点都不像我"的话。
作用:避免给孩子留下家长不爱他们了、嫌弃他们的感觉,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赶不上家长,远离家长,使亲子关系恶化。
6、不说类似"我说不行就不行、不完成作业就别想玩"的话。
作用: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理解不了你是为他们好。即使是理解,他们也希望你能和蔼可亲的与他们说。避免孩子感觉家长霸道、人格上的不平等,防止亲子关系遭到破坏,避免孩子觉得你不可亲,更不可敬。
7、不说类似"孩子,爸爸、妈妈求你了,你要听话,好好学习"的话。
作用:避免把应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学习的任务,一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了,防止孩子产生是为家长学习的错觉,促进孩子产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8、不说类似"那来的这么多好奇心"的话。
作用: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避免打击孩子学习、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