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10大“烦”,为什么中国父母太难做

儿童资源网

青春期孩子的10大“烦”,为什么中国父母太难做

  可是这个时候,爸爸妈妈总要来插一脚,烦一烦。同学来电话时,先得被父母审问一遍:“你是谁,叫什么名字啊?”,甚至有时还要详细到家住哪里,父母贵姓,做何职业。好不容易电话交到孩子手上,父母还不放心,在另外一个房间“电话监听”。孩子也很精明,父母一拿起电话分机,孩子就一清二楚,于是搬出《青少年保护条例》:你们不可干涉我的隐私!心里却在说:“烦不烦啊!”

  “烦”指数:★★★☆☆

  作息时间表——父母搞个军事化管理,烦!

  孩子的作息时间表由父母严加掌管,几点起床,几点睡觉,父母都按军事化管理,容不得任何差错。孩子想赖床1分钟,没门儿!接下去的流水操作岂不是要乱套?况且,父母总是不失时机地告诫,马上要高考了,现在要只争朝夕,怎么可以把大好光阴浪费在睡觉上?

  到了休息日,父母习惯性地到了钟点就把孩子准时拖起来,事后才想起来今天不用上学。到了晚上,孩子想要晚些睡,父母又要出来干涉: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再不休息,明天就会没精神。共计催了5遍之后,孩子实在是烦了,搞得连自己熬夜到底要干什么也忘了。于是心里想着还是快快长大,快快独立,到了那时,就不用再烦了。

  “烦”指数:★★★☆☆

  网络多精彩——父母偏要如临大敌,烦!

  如今,上网可是孩子们的普遍爱好。畅游网络不但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还能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

  孩子要浏览网站,父母生怕他们涉足某些有个别颜色的,中了毒,于是在一旁严阵以待,还要美其名曰:“爸爸妈妈也要与网络零距离。”孩子身后有两双眼睛盯着,心里那个烦啊!

  网友约了见面,父母又要说千万不要去,万一遇到网络骗子可怎么办,骗钱骗色。孩子才不吃这一套,说我们都是朋友,彼此坦诚相待。父母见无计可施,于是最后来一句:要不,我们也跟你一块儿去。”天啊,要烦死人啦!

  “烦”指数:★★★★☆

  我要看电视——父母设下千难万阻,烦!

  孩子嘛,终归是爱玩,看电视是每天的重大节目,可爸爸妈妈又来烦他了。看琼瑶阿姨的爱情电视,他们要说小孩怎么可以看这些,情情爱爱的,毒害思想;看个动画片吧,他们又要说那么大的人,总是看小朋友电视,长不大了;看个搞笑的,他们又要说这种电视没有深度,无聊又没品位,没有思想意义嘛。于是电视不看,换听流行音乐,他们又说这是靡靡之音,那是震耳欲聋。总之,每次都有烦言烦语,最好是整日读书、睡觉,图个清净。这不,刚打开电视了,就像一句广告词:“烦,无处不在。”

  “烦”指数:★★★★☆

  美丽不是罪——父母却要横眉冷对,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小孩还不懂什么美不美的,可男孩女孩到了半大不小的时候,也就开始萌发出爱美之心。他们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发型衣着,对流行信息也颇有一定的敏感度,而且还敢于尝试。

  前阵子流行衣服要穿小一号,老爸老妈就要说了:“又不是旧社会,没钱买料,非要做得小,人家当我们虐待你。”后来流行男孩女孩都穿肥衣肥裤,父母又开始烦了:“裤子那么大,当心走路踩自己裤脚管。现在的小孩,好好的衣服不穿,非要怪里怪气。”染了头发,父母又要大惊小怪,大呼小口叫:“好好的中国人,黑头发不要,非要做洋鬼子!”

  两代人之间审美观念有差异,所以,总是烦不完的烦。

  “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