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岁女孩小悠一直哭闹不止,还不停的用手抓屁股,严重的时候竟然都把屁股抓破了。晚上孩子大便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她竟然拉出许多密密麻麻细线般的小虫,于是赶紧抱着孩子去了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是感染蛲虫,当时还被医生给骂了一顿,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给孩子穿开裆裤。
原来他们两个工作忙,于是一直让婆婆带着孩子。然而孩子每次小手脏脏,洗都不洗就吃饭,婆婆还老习惯给孩子穿开裆裤,之前也曾委婉提过婆婆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婆婆总会在旁边唠叨:开裆裤多方便啊,尿急了直接蹲下来就可以了,有时候来不及都尿湿裤子了!后来发展成给孩子换别的裤子,她都不肯穿。
其实还是要跟婆婆说清楚,孩子的个人卫生很重要,而感染蛲虫和穿开裆裤有着很大的关系。
蛲虫病是什么,也许大家都觉得陌生。蛲虫病的症状有哪些呢?蛲虫病主要在儿童之间传染,那么,小孩应该怎样预防蛲虫病呢?生活中,应该如何治疗蛲虫病呢?下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蛲虫病是什么
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片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体机构儿童感染率高,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感染率达40%~70%,城市中群居儿童感染率又高于农村。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数成员同时患病。
蛲虫病的典型症状
恶心、腹痛、腹泻、失眠、食欲减退小儿的异嗜症状,小儿夜惊咬指约1/3的蛲虫感染者可完全无症状。
1.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2.消化道症状:蛲虫钻入肠粘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精神症状: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4.其他症状: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那么蛲虫虫卵是怎样进入到人体内的呢?
蛲虫喜欢在肛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就会用手指挠痒,就沾染上虫卵,因此在进食或吃手指时把虫孵吞进肚子里。虫孵寄生在肠道里,引起感染,轻度感染可造成肠黏膜受损,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
因此提醒各位家长要了解蛲虫的危害和病因,在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去检查,一旦发现蛲虫就要彻底治疗,只有做好预防的工作,才能有效的根治蛲虫病。
蛲虫病的预防
蛲虫的寿命较短,一般在肠道内只能生存1~2月,若能杜绝重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不经特殊治疗即可自愈,但是蛲虫的抵抗力强,很快发育至感染期,不需中间宿主,不离开人体就可再感染,因此预防的原则是:治疗与预防同时进行,个人防治与集体防治同时进行。
1.要大力宣传蛲虫病的危害,感染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的意义等。
2.使家长,老师,保育员有充分认识,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等,勤换洗内裤,被褥,集体儿童单位要严重分铺,床位间有一定的距离。
3.衣服,玩具,食器定期消毒,可用0.5%磺溶液处理5分钟,或0.05%碘溶液处理1小时,虫卵可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
4.对蛲虫病的预防强调应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这样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达到消灭蛲虫病的目的。
小编提醒妈妈们,生活中,应该让小朋友注意卫生,勤洗手,经常晒被子!定期给孩子检查,预防蛲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