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6:收费情况
家长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幼儿园。一般来说公办幼儿园收费较低,民办幼儿园则较高。同类幼儿园中,级别高的收费高,级别低的收费相应 也较低。具体的收费情况可直接向幼儿园咨询。今后的趋势是幼儿园收费逐步放开,公办教育均按等级定价,民办教育根据平均成本定价。
指数7:口碑(尤其重要)
选择幼儿园时,口碑尤其重要。需要同已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的父母进行交谈,听取他们对该园的意见,这样可以对心目中的幼儿园有进一步了解。你可以利用幼儿园晚接时间,与幼儿园游乐场里正带孩子玩耍的父母交谈,尽可能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另外,也可幼儿园老师了解:同行中人是为你判断、出主意的最佳人选。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呀!
不能选的几种幼儿园(3个实用指数)
指数1: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幼儿园。
这种幼儿园在教师素质与环境设施方面都是不尽人意,甚至还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指数2:教学过于严厉的幼儿园。
幼儿园应该拥有轻松舒适的氛围,老师脾气过大或者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选择幼儿园时要注意这一点。
指数3:游戏活动少的幼儿园。
没有充分的游戏,会禁锢孩子的活动。
良好建议:
由于大部分幼儿园招生都有相应的程序,而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你对择园迟迟做不了决定,一步赶不上,则步步落后,最后很可能耽误孩子的入园。在了解了比较合意的幼儿园的招生程序后,应尽早作出决定。
2,家长接送孩子问题(放学接孩子的细节也很重要)
孩子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没吃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于是接孩子回家后,就会出现许多新的话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提出以下"五要"和"无忌",供广大家长参考。
5要
1、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2、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一件重要的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可能会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的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3、分享乐趣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
4、主动交流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5、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5忌
1、甜水供应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供应”,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各种甜饮料,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2、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难,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3、顺从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顺从放纵”孩子。
4、零食补充
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的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5、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
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