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距离菲尔普斯差得还远,我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菲尔普斯才是最伟大的运动员。他现在已经拿了22枚奥运奖牌了。”孙杨表示,自己的成功是靠自己刻苦训练得来的,跟兴奋剂无关。“我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在水里,”他说,“去澳大利亚集训时,那里冬天很冷,很不舒服,早晨4点半就要起床,很痛苦,但是我坚持下来了。”
我在微博评论里看到一句话,说他浪费了纳税人的钱。瞬间我就炸了。说这话的人得多无耻,牛逼你自己去比。
这些年,我们用第一名和金牌的道德观绑架了多少运动员。
何况奥运会最重要的应该是精神,是不怕输,不怕累的精神,不是金牌,更不是奖金,运动员只要拼尽全力大汗淋漓,就应该收到重视和表扬,他们没有对不起谁,要说对不起,应该是媒体对不起他们。
孙杨没有对不起国家,没有对不起人民,我们看到了他的尽力,明白了他的努力,仅此就好。
其实,所有参加奥运会的健儿都是好样的,他们为奥运会付出了太多,得到金牌我们为你骄傲,得到银牌我们为你自豪,就算什么也没有,我依旧在赛场上为你欢呼、听你欢笑。
说回第一名的事情。每个比赛都去争夺第一名,真的那么重要吗?
原来我在读书的时候,长辈总跟我讲木桶效应:他们不停的强调着我们一定要注意短板,有短板是装不了太多水的,所以,一定要全面发展,可是,现在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
我们会发现,如果有短板,完全可以通过倾斜桶去保留更多的水,完全可以找一个更大的容器把自己放进去,也可以找一个木匠做一个密封套。
你会发现无论是牛人还是大公司,都会有自己短板,有短板的时候不是要全力去把它变长,而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取长补短。
慢慢的我们发现,这个世界缺的根本不是第一名,要的不是全面发展,需要的,是你是否不可替代。
这些年,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高考状元,仿佛他们就是人生的赢家,仿佛考试第一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
但事实呢?
中央教科院在2011年做过一个调查,叫做《上海教育》,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不止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相反,这些年,我们惊奇的发现,一些人,学历不高,却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个世界崭露头角,他们没有考过第一名,甚至都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有些人连学历都没有,竟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这个世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些年,我们总是强调第一名的教育观,是错的,我们不停的给学生划阵营,说这些人是好学生,这些人是坏学生,也是错的。
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性,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而是发现人的唯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个世界的分工会越来越细,任何一个人,无论学历高低,无论读书多少,只要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插上一面旗帜,就是第一名,就是冠军,就应该被关注,被表扬,被重视。
每一个冠军的背后,都有着更多的人,每个人完成更细的分工,他们也是冠军,也是自己领域的第一名。
就像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不仅是导演的功劳,也有编剧的剧本,演员的投入,还有无数幕后的工作人员,他们共同做好了本职工作,虽默默无闻,但你能说,他们不重要吗?
他们也是英雄,虽然不是第一名,但也应该被重视。
愿我们的教育里,少用第一,多用唯一,少的表扬冠军,毕竟,每一个参与过比赛,每一个坚持到最后,愿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得到体面的重视。
孙杨面对澳大利亚龌蹉的心理战!越战越勇,昨天面对澳洲记者的挑衅,霸气回应!棒棒哒!小编只想说,每一位奥运健儿都是我们国人的骄傲,为每位英雄喝彩、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