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微博的画风很可爱,最经常出现的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去看女儿,以及和女儿的互动。
先是郎平微博秀“恩爱”:
出发里约,收拾行装。白浪托姨妈给妈妈准备了爱心随身包,想得很周到。
后是白浪担心妈妈吃不好,飞奔里约,给妈妈炒俩家常菜。母女俩在一起,永远是笑口常开,严肃教练秒变贴心妈咪。和小朋友大朋友聚会的这一声“亲”,郎教练秒变90后有莫有?
从不缺席女儿的重要日子:毕业典礼,生日等等。从不因离婚而影响白浪的父女感情。多少年来,面对无数人对于他们离婚原因的猜测,两个人也保持高度一致地缄默。
无论多大年龄,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并对孩子的世界保持好奇,对孩子送的礼物心怀欣喜。(这一点,我们的家长很多都做不到,虽然明白他们是不想我们破费,但爱唯有流动起来,才能更鲜活不是?)
3.从不因为成绩而失去清醒的头脑
得到冠军,各种赞誉齐刷刷涌了过来。但郎平讲的脑子特别清醒:“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在和孩子相处过程,每个妈妈都明白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但当孩子成绩不那么如意,我们有多少人可以保持淡定?
一个理性的妈妈,才会把成熟的心态传递给孩子,才能让孩子在成功时不张场、失败时不自暴自弃。
4.从不放弃寻找自己的幸福
2016年初郎平再婚,与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成喜结连理。从20世纪90年代中旬离婚,郎平的这份幸福虽然迟来了20多年,但还是那么恰到好处地来了。
女儿白浪特意从美国旧金山飞抵北京参加婚礼,并现场表白:“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爸爸是世界上最帅最好的男人,祝你们白头到老!”
网上曾有消息传郎平有过美国男友,但因为回国执教无疾而终。但低调如郎平,一直未曾放弃寻找幸福的脚步。
十几岁时,白浪曾问郎平:“妈,咱这家太大了,你什么时候结婚?”
郎平认真向女儿解释了自己的择偶标准:条件不高,只要会做饭就行,要有幽默感,大家交流起来开心就可以。
白浪把这些信息认真地记在了本子上。
对精神世界以及个人幸福的追求,是很多女性追求的目标。我们寻找爱,但不依靠爱;我们合二为一,但彼此独立;我们接受婚姻失败,但永远相信爱的存在。
5.从未放弃自己的事业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郎平也没有因为孩子或其他原因放弃自己的事业。
要养育孩子,要做一个球队的教练,要应对比我们常人复杂很多倍的人际以及国际关系,冠军的头衔,注定郎平比我们这样的普通妈妈忙很多。
但是忙没有成为她降低自我追求的借口,而是主动寻找事业与家庭的最佳结合点:工作时全身心投入,面对女儿时亦没有把带孩子视为负担,而视为人生最大的乐趣。
所以,她才能一边带领球队创造奇迹,一边让女儿得到了很多很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