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尊重孩子说NO的权利
从小被教育乐于助人是美德,长大后我更明白了婉言拒绝也是一种修养。
今年夏天,我给女儿买了辆滑板车。粉色的滑板车上装饰了蝴蝶结、小风车,女儿爱不释手。
昨天下午,女儿带着滑板车在小区里玩。女儿滑了一会儿就把滑板车放在我身边,开始跟着别的孩子玩跷跷板。
这时候,一个比女儿小一点的小女孩,牵着奶奶的手走了过来。
小女孩被滑板车上风车吸引,不停地拨弄着风车。弄完风车,她很顺手就要拿过滑板车去玩。
正好女儿玩了一圈回来看见了,立即跑过来要抢滑板车。
我和她商量,把滑板车借给小妹妹玩一会儿。
女儿犹豫了下,点头就答应了。于是小女孩很开心地拿着滑板车玩了。
过了一会儿,女儿回来问我:小妹妹怎么还没有滑好?我已经想玩滑板车了。
那个小女孩玩得不亦乐乎,一圈一圈又路过我们三次,女儿再次和我说:妈妈,我想玩滑板车了。
身侧的奶奶把她家孩子叫过来,让她把车还给我们。
可小女孩不愿意,手紧紧抓着车把手不放。
奶奶跟女儿商量:你更大,你让妹妹一下好吗?
女儿毫不犹豫地摇头:我已经让她玩了很久了,这是我的滑板车!
奶奶看了我一眼,示意我帮忙劝女儿,我很“不懂眼色”地没有理会她,因为我不认为女儿应该“舍己为人”。
正如女儿说的,她已经让妹妹玩很久了,这是女儿的滑板车,她有决定权,我必须尊重她!
02、你成全了别人,却也恶心了自己
我们从小就听过无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人故事。
我们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乐于分享,鼓励孩子舍己为人。
但是往往没有教给孩子原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情况下要舍己为人,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舍己为人。
我的同事老陈, 他有个女儿正在念大学。在单位集体旅行时,我见过这个姑娘。
她不仅长得像爸爸,有点胖乎乎的,而且性格也随她爸爸,十分敦厚老实、也很热心。
今年年初的时候,老陈一家还给女儿安排申请出国留学的事宜。
可临近暑假,女儿学校里的班主任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一家人努力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陈女儿学习不错,颜值不高,但人缘极好。每回考试大家都愿意挨着她坐,只要挨着她坐就准能及格。
为此她还特意细心的在每次考试前写了无数份答案,再打印成小纸条,分给平时不好好学习的小伙伴。
直到这次期末考试,坐在她后面的同学干脆直接跟她交换试卷。
可恰恰被巡视的校长看到,随即就被处理为记大过处分,并要求两人在学校公开检讨。
这回事情弄大了,俩女孩到最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老陈女儿的出国留学泡汤了,小姑娘委屈得不行,整个暑假都神色郁郁的。
有美德是一件好事,但一些没有底线、 没有原则的美德,最终只会让你成全了别人、却也恶心了自己。
03、老好人未必有好人缘
但老陈女儿的事情,可不是偶然的,从他爸爸身上就能窥见一般。
在现实生活中,常无原则地“乐于助人”的人,俗称“老好人”。
老陈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他们总是尽一切可能地帮助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周围的人简直“有求必应”。
按理说,这种人大家都很感激他,他的人际关系应该很好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老陈早年买了一辆7座的商务车,原本是方便全家人出行的。
但后来有朋友搬家啊、邻居接人啊,全都劳烦老陈开车帮忙。
为此,老陈媳妇还不少抱怨过:明明说好了和父母一起吃饭的,结果他同事搬家,把一家子人都扔下了。
我问过他这个问题,他无奈的说:别人都张开口了,我怎么拒绝呢?不去又得罪人。
因为拉不下面子拒绝所以只能答应,老陈只好委屈自己和家人,以成全别人。
更为离谱的是,有次老陈一个朋友找他借车,当时车被送去维修了。
谁知这个朋友一脸气愤,和他们很多共同朋友宣传老陈小气、不够仗义。
尽管老陈对那个朋友百般解释,甚至说帮他再重新借一辆。
人家还是念念叨叨,以至于老陈出了力,结果里外不是人。
生活中,这样的人的不少。有人帮他99次,却因为一次不帮忙,而被指责没人性和差劲。
相反,有人99次没帮,选一次别人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一次,却获得了别人的尊重和感激。
04、学会拒绝别人
一味的乐于助人,反而会被当成理所当然。生活中是如此,职场中也是如此。
像老陈这样愤怒地抱怨,却又无可奈何,生气过后还是像颗软柿子般唯唯诺诺地答应了别人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