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研究生时的一个同学见了面。虽然我们同在一个城市,但是毕业后的这些年,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前一次见面时,她的女儿才1岁多,如今,女儿已经3岁多上幼儿园了。
作了母亲的女人,见面时的话题一定会围绕孩子展开。听了同学分享女儿的一些成长趣事和成长环境,引起我想要写这篇文章。
同学比我小好几岁。上研究生那会儿,同学是应届本科毕业,而我当时已经是一个4岁多孩子的妈了。当年,还是一个大姑娘的同学,周末常到我家来玩儿。
20几岁的大姑娘,跟我那4岁多的儿子玩起来,分不出年龄。我们常常打趣说她是一个没心没肺的马大哈,任何大事都不太容易让她感到挂心,但任何小事都可以让她心花怒放。当年我也常戏谑她说:“你以后千万别太早要孩子,否则你老公要养两个孩子,真是辛苦啊!”同学不服气:“哼,你小看我,没准儿我做妈做得比你还好。”
当年,我也没想过要向她传授什么育儿经,心想这样一个没心没肺的姑娘,是不会有心去琢磨如何做妈的。但是,因为她常来我们家玩儿,就耳濡目染地“偷”了很多育儿经去。这是我昨天才从她嘴里听说的。
同学说:“我不像你那么专业,但是我一直记得你说的几点。一、要给孩子阅读,一直读到孩子12岁;二、家里有孩子时,成人不可以看电视,也不要用电视做孩子的保姆;三、要有足够量的时间和足够愉悦的心情陪孩子,陪孩子时至少要和孩子一起做三件简单的事,阅读、手工、运动,其余的,不要去干预孩子。你说,这几件事,父母不需要太高学历,只要认得字就可以了。”
我还记得,当时我看到Samuel4岁就自己吃饭,吃好自己下饭桌去玩,我很惊讶,你说‘他从2岁就这样了,不挑食,也从不喂饭,更不追着喂饭。’我看到他用剪刀剪各种东西,做各样手工,更是让我不可思议,而你说‘他从两岁开始就学习用剪刀,如果你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孩子就明白如何保护自己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不受伤害。’我看到你带着Samuel在各种场合都摸爬滚打地玩,一点也不怕他摔跤受伤,你说‘孩子需要在各种大小运动中来建立他的平衡感和空间感,越练习就越不会摔跤受伤。’我从Samuel身上看到了其他孩子没有的东西,所以我当时就下决心,要把这几招留着以后做妈的时候用。”
没想到,同学还真的把这几招全用上了。同学不无得以地说:“你当年小看我了吧。你知道吗?我女儿现在的语言能力,那简直常常让我们惊叹啊!我也从她2岁就开始教她用剪刀,和她一起做很多手工。阅读,从来就没断过啦。运动能力,没有几个孩子可以比得上。今年9月上幼儿园,非常顺利,一点都没有入园焦虑。我家女儿,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同学真的比我当年做得好多了。当年被我打趣的“没心没肺的马大哈”,其实有一颗非常宽广的心,她的这种放松的状态,是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祝福!所以,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非常好,因而入园,对孩子来说,就不是挑战而是新奇了。
同学有一种放得下的智慧。当年准备要孩子时,就立即换了一份不那么有压力的工作。工作换好后,发现家离公司太远了,就当机立断地换房子(从便利的市中心换到了郊区)。如今,同学每天只需步行20分钟上班,8:30上班,5:30下班。回家后的时间全部陪伴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不会让工作的升迁、房子的地段升值等因素成为自己决定的拦阻。
上幼儿园前,孩子白天由爷爷奶奶带。同学用孝顺和感恩换来爷爷奶奶接受她的养育标准:不让孙女看电视,等孙女睡着了才去自己房间看一会儿电视;爷爷变着花样陪孙女做手工,奶奶进厨房时都带着孙女一起干。同学说:“当初也有很大困难,我就常常拿你们家儿子的事说给他们听,也常常拿现在流行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等问题吓唬他们。
当然,我一开始就把他们当我自己的爹娘一样,跟他们撒娇,不停地夸他们把孙女带得多么好,说他们的孙女就是比别人家的聪明能干。时间久了,他们真的看见自己孙女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现在他们到处跟别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传授这些经验。而且,我一下班就让他们也下班,晚上和周末我全都让他们休息,每年我都抽我自己休年假的时候让他们出去旅游放松,我这个儿媳妇做得很不错吧?”
我由衷地钦佩这个当年的马大哈同学!因为她纯净简单、因为她心胸宽广、因为她不瞻前顾后,所以,她这个母亲做得轻松自在享受!
其实,做母亲,是可以这样简单轻松的。
同学昨天问我:“好多妈妈都让孩子去外面学英语了,你怎么看?”
我说:“Samuel从小到大,没有上过诸如此类的早教班或学习班。你是一个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向别人学英语,在我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一方面,路上花的时间是浪费;另一方面,你在那里等她上课,也是浪费;再者,外面哪一个机构的教学比得上你自己一对一的随时随地应景教学?况且,我可以肯定地说,你现在的教育水准,远远超出那些只把教学当工作(而没有爱)的教书匠。据我了解,你不太容易找得到真正懂得语言学习的英语教育机构。你已经看到女儿通过中文阅读发展出了高超的语言水平,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你只需每天花10分钟给她读英语故事书就足够了。”
我接着说:“就我自己的经验,孩子学科知识的学习,完全不用到任何地方上补习班,在孩子6岁前,你只需坚持做:阅读、手工(涂鸦也算在手部运动上)、运动。6岁后上小学,他的各种学习能力都会远远超出那些花费昂贵费用上各种学习班的孩子。奥数班你也不用上,我从Samuel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帮他拒绝学校里的公文数学和奥数班,结果他的数学一点都不比别人差。7年级以来,他说‘妈妈,我对数学有一种诚挚的热情。’你看他解决数学题时的那种兴趣乐趣和激情,不是奥数班可以培养出来的。考试时的超范围附加题,他常常都可以做出来。你也不要去拼名校,跟着Samuel的学校走吧,一路到高中,孩子都对学习充满了热情,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