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非常有趣,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动力过程。
还有一些妒忌,是妈妈和孩子在潜意识方面的竞争。
这个竞争更多的是来源于妈妈在原生家庭中跟弟弟妹妹的竞争。
很多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需要照顾弟弟妹妹。从小,这样的妈妈就很懂得照顾人,但她不相信自己的弟弟妹妹,以至于结婚有小孩后,她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她不太信任别人,认为别人接近她是为了侵犯她的利益,因此,她会把自己和自己的东西保护的很好。
有一位妈妈非常有趣,很小的时候,孩子碰了一下她的东西,她就忍不住发非常大的脾气,“你为什么要动我的东西?这件事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小时候,他根本不理解妈妈的这样行为。
后来,我跟他说,“你妈妈把你当成对手了。在与你的竞争中,她感到了挫败。她很生气,同时也很害怕。”
对手型的母子或母女关系都会发生。
作为妈妈的我们很难去处理童年时的情节,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成为对手。
曾经我讲过,有一对夫妻的矛盾跟丈夫对女儿的宠爱有关。丈夫把自己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看到女儿这么可爱的时候,妈妈会很嫉妒女儿。
这样的想法,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妈妈是不愿意去承认的。
最后,妈妈跟女儿成了对手的关系,同时,她又没办法忘记自己妈妈的身份。因此,当妈妈嫉妒女儿的同时也会很纠结。
第四种:角色互换型
这种亲子关系很好理解,非常简单。
有一个个案,她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女儿的怀里,问女儿在干什么?
女儿说:“我在做作业啊。妈妈,你去喝水吧,乖乖地休息一会儿,待会我再陪你玩。”然后,妈妈很开心地离开了。
很明显,妈妈的角色像女儿,女儿则更像是妈妈的照顾者,两人角色互换了。
还有一种类型的角色互换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
孩子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受到了一些伤害,哭了起来。妈妈在旁边也哭了起来,而且哭声比孩子更响。
孩子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哭?妈妈说:“我很难过,是我没做好才让你摔跤的,都是我的错。”
这时,孩子擦干眼泪,对妈妈说:“宝宝不哭,妈妈也不哭。”
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了妈妈的照顾者,说到底,这也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模型。
有的妈妈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传输这样的话,“妈妈以后要靠你来养我了,以后你给妈妈买大房子,买宝马车,让我过上富贵的生活,好不好?”
会说这种话的妈妈多半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以上4种关系都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这里有你的影子吗?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也恭喜你的孩子。
如果有,没关系,学着去改善,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请相信,改变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