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讲一个真实故事。
昨天跟朋友A一起吃饭,闲谈的时候聊到了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谈到了校园欺凌对孩子的影响。
吃饭到一半,我跟A说:我想写一篇关于童年阴影的推文,但是没什么素材,又不想去网上搬,你有没有什么内心秘密要告诉我呀,让我窥探窥探呗,我整理一下你的故事,然后也让你来一次大释放。
听完他的故事,我其实内心情绪波动很大,也很吃惊。
家暴,家庭变故对一个小孩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决不亚于校园欺凌。
10岁那年。
不知爸妈为什么离婚,我只记得我哭着拖着妈妈的腿,但还是眼睁睁看着妈妈头也不回的走了。
之后,我跟着爸爸一起住。
他是当过兵的退伍军人,脾气暴躁,不懂得用脑子思考,说什么是什么,别人不能反驳。
也许是队伍的纪律影响了他,毕竟他在队伍的时候很厉害,射击,搏击等等都很强,加深促长了他的傲气,目中无人。
因为离婚带来的影响,我开始变得自闭,忧郁,什么都憋在心里。
爸爸他时常发脾气,不容许我的反驳,非打即骂。
工作上不顺心,就对我发脾气。我有时候肚子不舒服没胃口吃不下饭,他就把饭倒回锅里,对我哄道,不吃就别吃了!
然后每次被他骂完,我至始至终都不敢说话,只能以弱小的身体去和他的衣架碰撞。
打完只能跑回房间,闷在被子里抽搐,心里想着要怎么杀死他,怎么离开他。有时候奶奶的阻拦,也无挤于事。
因为常闷着,心里情绪波动很大,心理问题扩散成身理问题,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心率过快,有心脏病的潜质。
而我庆幸的是之后大部分生活时间是在学校,所以病情没加重,但是还是有一点自闭的性格。
学校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自闭不说话,总是孤单一人,同学们都会欺负我,回到家父亲他不但没有问我为什么受伤,还总是误会我去跟人打架,然后打我骂我,我每次都愈想杀了他,可是我完全做不到,在他面前,我只是一个拿来出气的人肉包。
但是,幸运的是,初三遇到一个女孩,她的迷人的外表和成熟的思想,影响并软化了我早已冰冻的心,逐渐开始向阳,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不能说我完全摆拖了小时候的阴影和经历,但是我是真正的开始成长。
我相信周围的人事物都是有美好的,我不能和父亲正面抗争,但我可以暂时躲开他,可以和他交谈,再也不至于被他一味呼来唤去,随意打骂。
我开始反击,叛逆期比较漫长,我宁愿去书店看书到凌晨才回家,无声的抗争就是这时候开始的。
高中,他又再一次冤枉了我。
我开始自己兼职打工,攒够了钱,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很暗很小的房子,一个月没回家,他最终妥协了,向我道歉,我才回了家。在这里,抗争算是结束了吧。
但是,直到现在,我依旧不知道爸妈为何分开,而我做错了什么。
我的经历,在身边的人来说是少之又少,你就当成故事看吧。
毕竟我现在过得很好,有朋友有兄弟。
一切安好,我经历过黑暗与绝望,可是我并没有在这过程死去,而生活也没有抛弃我,这便是我最大的运气。
我想说,这件往事,就此别过,而我也正式重生。
以上就是朋友A的口述。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A的情况比较特殊,甚至是相对严重,但是我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在家庭上受过或大或小的伤害和阴影。
幸福的童年都一样,不幸的童年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蜡笔小新。
童年其珍贵,在于它是一个人性格和三观的塑造期。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确是悠远至一生的。
孩童时期遭受的贫困、侮辱、暴力、虐待、嫌弃和创伤,的的确确很容易形成一个充斥着自卑、多疑、懦弱、愤世、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的“缺陷性人格”。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性格缺陷归罪于或浓或淡的“童年阴影”;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挫折、失败、崩溃、不自立不自信不自爱归罪于“童年阴影”。
我觉得高兴的一点是朋友A并没有将不幸通通推给“童年阴影”,至少A现在还是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毕竟A已不是小孩子,已成年的A,有能力,也有责任,为自己做到:承担调整自愈以及改变,尤其是在性格和心理层面!
给自己造就苦难的人,并不会对自己的不幸负责。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努力将自己打磨成一个独立的人。
最后,对于这些受伤的孩子,无论是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还是朋友A的故事,甚至是社会上千千万万有共同经历的人。
没有人可以抚慰他们黑暗的记忆,也没有人可以将这令人痛苦的噩梦从大脑中清零。
只是,在具体处境中,如何实践爱和饶恕,这需要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反思和面对的课题。
王尔德(Oscar Wilde)说: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愿我们都被爱包围,是快乐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