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与健康

儿童资源网

茶叶与健康

  茶叶之所以是一种健康饮料,是因它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营养作用主要是茶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医疗作用主要是茶叶中的一些成分能去病解疼。茶叶长期以来被视为多种功能的中药,作为饮料是近代的事。在茶叶4000年的历史中,就有3000多年主要作为药用。茶叶的药用在我国很多古书上有不少记载。如《神农本草》中记载:“萘(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华伦《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思。”顾元庆的《茶谱》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去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去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许次纾的《茶疏》记载:“茶之功效,远在参术之上,故得则安,不得则病。”我国唐代的顾况研究了茶叶的功效和他自己的饮茶体会,在他的《茶赋》中有这样的总结:“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寝。”

  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中国留学,回国后于公元1191年写了《吃茶养生记》,书中讲:“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

  现代医学家也对茶叶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作了很多论述。如福建省中医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老中医盛国荣在他所著的《茶与健康》一书中说:“喝较好的茶除生津止渴外,有促进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一般说来,红茶(全发酵)性偏温,有助消化止泻治痢之效;武夷茶(半发酵)有提神止泻利水之功;绿茶(不发酵)清热解渴,亦有消炎利尿作用。”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教授何任说:“60多岁的老年人,多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体。既然老年人的体质偏于阴虚内热,而茶叶为清热之品,服之自宜。”“雨前茶对老年人最为适宜,雨前茶甘寒无毒,香味鲜醇”,“得先春之气,寒而不烈,消而不峻”。由于具有上述特点,故虽“益心神,而无助烦之弊,清六经火,而无伤胃之害,因此,素采有规律适量饮茶,不少虚热疾病就会消失于品茗谈笑之中”。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已发现500种。茶叶的无机成分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其他都是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硼、钼、铅、铋、钛、钒等。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鲜叶和干茶中的含量有所不同,茶叶的品种和加工成的各种茶类也有所差异。

  同样的鲜叶加工成不同茶类,成分就产生明显变化。

  绿茶:绿茶在加工中由于经过高温杀青,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叶中的有效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是各种茶类中含量最高的。一般情况,在绿茶加工中,叶绿素、维生素C失去50%左右,茶多酚失去10%~15%,而氨基酸和糖分却略有增加。鲜叶加工成绿茶后,与绿茶品质关系较大的主要是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粗纤维等。

  红茶:红茶由于在加工中经过萎凋和发酵,鲜叶中的成分有很大变化,有的增多,如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等;有的则减少,如叶绿素、维生素C等。与红茶质量有关的主要是水浸出物、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等。

  茶树鲜叶中的有效成分,经过加工成各种不同的茶叶后失去一部分,而保留下来的也不能完全溶解于茶汤中。溶解于热水(一般在80℃以上)中的物质,通常称为水浸出物,水浸出物主要是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果胶、可溶性糖、水溶性蛋白、水溶性色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一次冲泡各种物质浸出率差别很大,氨基酸最易溶于水,一次冲泡达80%以上,其次是咖啡碱,达60%以上,茶多酚较低,仅50%,最低的是可溶性糖,只有35%。因此,喝茶一次冲泡损失比较多,冲泡4次比较适合,能把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几乎全部冲泡出来。

  茶叶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有很好的医疗作用。归纳起来可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振奋精神,消除疲劳,促进感觉器官提高对事物的分辨和理解能力: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并能全部溶解于水,被人体吸收。咖啡碱是一种兴奋剂,它能兴奋中枢神经,舒张血管,提高肌肉工作量的能力,所以能缩短反应时间,减少精神疲劳,使之神志清醒,不昏不睡。饮茶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肌肉活动能力,能明显地提高口头答辩能力和数字思维能力。1938年奥运会上表明,饮浓茶后有63%的运动员提高了成绩。又据美国神经学者试验表明饮茶能提高10%的思维能力。饮茶与心脏病、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成负相关。科学家们认为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咖啡中的咖啡碱理化性状不同,它的代谢产物并不在人体中积累,而是经去基作用进一步氧化,以甲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所以对人体无害。

  第二、能助消化,减轻餐后腹胀不适之感:茶叶中的咖啡碱能刺激胃液分泌和肠胃的蠕动,从而能促进食欲和加快饭后的消化,特别是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所以《滴露缦录》中说:“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也称:“饭后饮(茶)之,可解肥胖。”

  第三、能保护内脏器官:茶叶中的生物碱(咖啡碱、茶碱、可可碱),特别是茶碱,能松弛冠状动脉,扩张血管,加强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利尿作用,从而对高血压和心脏病人都有好处,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成分配合可以阻止食物中的胆甾醇的吸收,从而减轻血液中和肝脏中稀醇和中性脂肪的积累,使心脏和肝脏都得到保护。

  第四、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硬化:茶叶中的茶多酚,特别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是一种活性物质,有增强血管壁弹性的作用,同时还能与茶叶中的维生素P结合具有增强血管的渗透作用,所以能降低血压和防止血管硬化。

  第五、消炎杀菌:茶叶中的儿茶素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它溶解于茶汤中进入肠道时,不但松弛肠道,缓和肠道运动,还可以凝固肠道中的蛋白质,大部分细菌是蛋白质构成的,所以当细菌在肠中遇到儿茶素就被杀死了,因此,饮茶对伤寒、痢疾、霍乱等都有一定疗效。在我国古书《本经逢原》中记载:“姜茶治痢,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宜。”《食疗本草》中也记载:“治热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风联堂弦方》中也称:“治远年痢疾,用雨前茶4.5克、臭椿皮4.5克、扁柏叶3.5克、枣头各二枚,酒水各一煎好缓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