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儿童资源网

父母要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如果是头朝下摔下来,要注意观察婴儿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刻把婴儿送到医院治疗。

  ●如果婴儿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了骨折。最容易发生的一般是骨弯曲,而不是骨头断裂。这时,要切记不要去揉或捏,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这样只能加重骨折。如果怀疑婴儿的脊椎骨断了,要先固定头部,把身体放平,迅速用木板抬到医院进行治疗。

  意外伤害3交通事故

  案例:父亲开车与奶奶、姥姥、妈妈一起带着儿子回老家过春节。结果,路上发生了车祸,一家5口4人死亡,唯一幸存的孩子妈妈也受重伤。事发时,妈妈怀抱婴儿坐在副驾上,安全气囊已打开。幼小的孩子则成了大人的“气囊”。当时妈妈抱着1岁半的女孩坐副驾驶座,孩子面朝着母亲,安全气囊弹出后,妈妈的一颗门牙竟然从小孩前额打入了孩子脑内,额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挫裂伤,就像子弹打的一样。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头部、胸部、腹部和四肢都相对柔软,运动躲避能力较成人差。因此,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在儿童身上更加明显。

  全球21%的道路交通死亡是儿童,每天有720个孩子死于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伤害也成为造成儿童残疾的首位原因。春节期间,驾车外出探亲、旅游的人很多,市民走亲访友,不少小区里车来车往,家长看管不严,交通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给爸妈提个醒:

  (1)所有的婴儿和1岁的幼儿要使用脸向后的儿童安全座椅。

  (2)2岁以上或他们的体重、身高已达到标准,就可以选择脸向前的座椅。一般来说,13岁以下的儿童均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3)儿童最安全的位置应该是后排的中间位置,因为这里离每个撞击点都有一定缓冲空间。

  (4)不要坐在副驾驶位或把脸向后的儿童安全座椅放在车的前座,因为那里有气囊,气囊对幼儿是不安全的。

  (5)孩子坐后排椅要有家人看护,不可将肢体伸出窗外,避免意外发生。

  (6)有儿童乘车时,不要随意开启车窗锁,或尽量不要让孩子坐在靠窗位置。

  意外伤害4刀割伤、戳伤

  案例:6岁的乐乐是出了名的“捣蛋鬼”,过年时,他总是会向父母要求购买枪、刀等玩具。有一天跟小伙伴一起玩“狙击”游戏,在一顿“扫射”下,同伴的塑料枪子弹不慎射中了乐乐的左眼,眼球当场出血。

  在我国,儿童被小刀、剪刀、玩具枪等弄伤的比例还是很高,有的孩子摔倒时撞到门或窗的玻璃,也会发生割伤。每到春节、寒假前后,医院都要收治不少“玩”出眼伤的小患者。而且割/戳伤最多发生在家中,大约50%的割或戳伤地点在家里。

  给爸妈提个醒:

  (1)孩子在家时,确保有成人的有效看护。

  (2)家庭中带尖头的用具和小件物品如剪刀、刀具、针、珍珠项链、笔帽等放在上锁的抽屉中(或儿童不易拿到之处)。

  (3)在厨房做菜时尽可能关上门,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

  (4)家中低的桌子如茶几等,四边做成圆角或加防撞保护措施,特别是玻璃的桌子。

  (5)可以给孩子准备专用的儿童剪刀,以方便儿童学习剪纸等。

  紧急处理办法

  ●当割伤或刺伤发生时,如果是小伤口,要首先清洁伤口,然后用创可贴止血护创。如果是严重的割伤或刺伤要立即上医院。

  意外伤害5烧(烫)伤

  案例:3岁的小轩轩等着妈妈给洗澡,妈妈先把热水放进澡盆,一个转身去找冷水壶,就在这几秒钟里,轩轩忽然一脚迈进澡盆里,导致脚部中度烫伤,住院10天才痊愈。

  冷冬严寒,年关将至,烧烫伤的患儿一般都会比平时更为多见。曾晓琴说,通常原因有以下几点: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给孩子取暖,但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孩子出现深度烫伤;天冷给孩子洗澡,但没有控制好水温引起烫伤;孩子打翻热菜、热汤,导致烫伤自己;孩子私自燃放烟花鞭炮,炸伤自己。

  烧烫伤是中国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发生原因之一,也是一旦发生可以给儿童及家庭带来巨大创伤的伤害之一。在中国,因意外火灾死亡的0-14岁儿童平均每年超过700人,即每天就有超过两位儿童因此死亡,而更多的儿童因火灾而受伤。

  给爸妈提个醒

  (1)使用热水袋时应在外面套上一层较厚的棉套,避免孩子直接接触热水袋表面,使用前必须反复确认热水袋已经拧紧。电取暖器或暖风扇应远离孩子或外加护栏,如果使用电取暖器,不在带电的时候使用。

  (2)冬季在给孩子放热水洗澡时,澡盆中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给婴儿洗澡时,应确认水温在42℃左右。洗澡水在家长手试后再给孩子用。

  (3)在厨房做菜时,家长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不要让孩子独自闯入。盛放热汤热菜的器皿应放在远离孩子可以接触的地方。使用电磁炉时要有人看护孩子。

  (4)不要让孩子独立燃放烟花。

  紧急处理办法:

  ●小面积轻度烧烫伤,没起水泡时,立即用冷水冲或浸泡,时间在15-30分钟,可用纱布轻轻外敷,切勿揉搓,以免破皮。

  ●已起水泡,不可把泡弄破,有衣物粘连不可撕拉,可剪去伤口周围的衣物,及时以冰袋降温。

  ●最好及时把孩子送往医院,不要在烫伤的皮肤上涂抹酱油、黄酱、牙膏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