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副研究员汪媛呼吁,家庭、社会以及学校要对低龄儿童开展行为养成和技能培养,如在安全道路上进行环境模拟、传授步行及骑车技巧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医师王永剑指出,未成年人车祸伤中较常见的原因,是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溜滑轮滑板,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不抢行,先左后右看一看,一定要走斑马线”;“骑车避免上马路,不许撒把与攀扶,打闹追逐危险多,人多转弯要减速”……针对步行与骑车,王大伟撰写童谣,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相关交通专家也表示,针对目前家长携带孩子乘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希望家长注意儿童乘车“四不宜”。
1.12岁以下儿童不宜当“副驾驶”。避免发生事故后,被弹开的安全气囊拍伤,儿童坐在后排且有家长监护才更安全;
2.家长不宜抱着孩子乘车。这种做法,孩子一般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胸部,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自然会猛烈地压向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损伤;
3.不宜让孩子在车里做游戏。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纠缠自己,便将孩子单独放在后排玩耍。但车子在行驶过程中,孩子肯定会东倒西歪,如果撞到硬物的话,孩子很可能受伤。此外从设计上,后排座在汽车发生撞击时,可以留作吸收后方来车的撞击力。所以,把孩子放在那里做游戏实在不安全;
4.不宜让孩子头部探出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