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乳牙受伤 小心后遗症

儿童资源网

宝宝乳牙受伤 小心后遗症

  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中,乳牙外伤是较为常见的意外伤害,发生率约为4% 至30%,其中1岁半至2岁半的孩子最容易发生乳牙外伤。

  可是,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乳牙受伤不够重视,如果不是牙完全磕掉了,只是松动或者磕掉一小块,并不急着带孩子上医院,认为乳牙迟早是要换掉的。不过,如果知道了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的危害,爸爸妈妈肯定不会这么无所谓了。“小乳牙受伤了没关系,反正以后要换牙的。”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可就错了,因为乳牙受伤的“后遗症”是非常严重的!

  乳牙受伤,可能会出现的3种影响

  影响面部美观

  宝宝摔倒磕伤牙齿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嘴唇的软组织损伤,严重的还会造成面部皮肤受伤。如果伤口比较大、比较深,就有可能留下疤痕,影响面容美观,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发育造成影响。

  对乳牙和继承恒牙造成的直接伤害

  小乳牙受伤后,有可能马上就会对下面的继承恒牙造成伤害。要知道,宝宝即使还没到换牙的时候,恒牙也早早就已经潜伏在每个乳牙的下面了,也就是在骨头里已经有将要替换这些乳牙的继承恒牙,而且这些继承恒牙往往正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乳牙在受到外力的撞击时,当时瞬间的外力就会传导到恒牙胚,直接波及下面的继承恒牙,对继承恒牙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通常有这样的规律:乳牙外伤发生的年龄越早,对下面继承恒牙牙胚发育的影响就越大。

  对继承恒牙的直接影响

  宝宝乳牙受伤时,除了当时的外伤力对继承恒牙有直接影响之外,还会有“延迟”反应,也就是外伤发生以后过一段时间甚至过几年才出现的影响。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孩子的乳牙受伤后,因为没有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使受到外伤的乳牙出现继发炎症,对乳牙下方的继承恒牙胚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造成的伤害要比当时看到的伤害大得多,治疗起来也要麻烦得多。

  乳牙受伤的两种“延迟反应”

  乳牙根尖和相应的继承恒牙胚之间紧密相邻,一方受伤,另一方自然也无法幸免,而且这种伤害往往“延迟”出现,常常几个月后甚至几年后才表现出来,让人追悔不及。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种延迟反应的表现吧。

  延迟反应一 钙化不全和发育不全

  孩子的乳牙受到外伤后,对乳牙下面相应的继承恒牙会造成的一个影响就是牙齿出现钙化不全和发育不全,而这种影响要到继承恒牙萌出后才能表现出来。牙齿钙化不全和发育不全的外在表现是:新长出的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黄褐色斑块,或者牙齿出现坑状凹陷,牙齿表面粗糙、不光滑,好像缺了一块东西。

  治疗方法:如果宝宝的牙齿出现钙化和发育不全,可采用美容修复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多在孩子成年后进行,或恒牙已完全萌出,发育成熟之后进行。

  延迟反映二 恒牙出现弯曲牙

  正常情况下,牙根都是直的。但如果乳牙有过外伤,撞击会波及恒牙,或乳牙外伤后未及时治疗,出现继发炎症波及恒牙,都会导致继承恒牙出现牙根弯曲,形成弯曲牙,使牙齿不能萌出或萌出异常。

  弯曲牙通常是由于乳前牙挫入(磕进牙床里去)或者移位(牙齿出现唇向或舌向的位置改变)后,使正在发育中的继承恒牙发生自身扭转或者弯曲,并在这个新位置上发育而造成的。所以你会发现,有的孩子明明乳牙长得很整齐,可换牙后有的牙齿却长得很怪,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牙齿曾经受过伤。

  治疗方法:对于弯曲牙的治疗,最好是在换牙的时候进行。医生通过导萌的治疗,使弯曲牙可以顺利、正常萌出,行使正常的功能。弯曲牙对侧的正常牙齿开始替换和萌出大约1年左右的时间,是治疗弯曲牙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个治疗时机,越往后治疗,效果就越差,甚至失去了治疗机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