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传染病的抵御措施

儿童资源网

十种传染病的抵御措施

  较小的病儿由于囟门还没有闭合,骨缝可以裂开,所以症状出现晚,先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症状,以后出现嗜睡、烦躁、易受惊吓、尖声哭叫、眼球固定,有时用手打头,摇头,往往到出现惊厥时才引起父母注意。

  居家护理要点

  如果你的婴幼儿或孩子有上述的症状,要立刻去找医生,或者是马上送孩子去医院急诊室求助,切勿拖延。如果医生怀疑孩子罹患了脑膜炎,可能会叫孩子住院,会对孩子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如果感染是属于细菌性的,医生会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这种疾病通常会自动痊愈。

  NO.8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我国还没有将风疹疫苗列入计划免疫接种,所以在儿童中发生风疹者较多,约每两至三年有一次流行。

  各年龄期儿童均可发病,以5岁以内幼儿多见。6个月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所以发病者少。学龄儿童发病少的原因,可能是既往已有过风疹感染,因病情轻的没有确诊,但体内已有风疹抗体,所以不再得病。

  症状表现

  风疹的病状轻,可有流涕、轻咳、但流泪少见,常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高热少见,有些患儿甚至可无发热。由于出疹前的症状轻,父母往往在发现孩子出现皮疹时才来医院就诊。皮疹出现早,多在病后1-2天开始,在24小时内出齐,无分批出现现象。皮疹起始于耳后、颈部、继而胸背部,四肢少见。多为散在红色斑丘疹,偶见融合成片。皮疹须2-3天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总的病程约1周左右。医生检查时,口腔粘膜清洁光滑,无斑点。耳后的淋巴结常肿大。风疹也可并发脑炎,但较少见,而且也很轻,不会有不良后果。

  居家护理要点

  孩子得风疹后,不必用抗生素,可服用板蓝根、双黄连等中成药。一般不必住院,可在家治疗。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不要让孩子抓搔,可避免继发皮肤感染。如病情轻,食欲多正常,饮食无须限制。发热高时应多喂水。即使孩子情况良好,也不该让孩子上学或去幼儿园,因为可传染别的孩子。一般在皮疹出现5天后即无传染性,可以解除隔离。得过一次风疹后,很少再得第二次。现已有单独的风疹疫苗,或与预防其他疾病的混合制剂,已在试用中。

  NO.9 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1967年日本川崎氏首先报告,其病因不明,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血管炎,幼儿多发。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或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塞。

  本病可见于2个月至8岁小儿。其中5岁以内患者占大多数(80%)。

  症状表现

  1、发热:多为突然发热,热程约为l-2周。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一般体温38℃一40℃。

  2、皮肤和粘膜表现:

  (1)四肢末端变化 在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有红斑。在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

  (2)皮疹 发病后2-3日,出现皮疹,疹型不一,可呈弥漫性红斑、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面部及躯干较四肢为重,不见疱疹或结痂,在接种卡介苗的疤痕处,特别易发红斑。

  (3)粘膜表现 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球结膜充血多为一过性;唇部潮红、干燥、皱裂并有血痂形成;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口腔、咽部粘膜呈弥漫性充血。

  3、淋巴结肿大:颈部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不化脓。

  居家护理要点

  1、卧床休息:急性期体温发烧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机体耗氧量,保护心脏。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并及时处理。

  2、饮食: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供给充足的水分,勤给病儿喂水。患儿因有口腔粘膜溃疡,进食时万分痛苦,应将食物晾凉后再吃。

  3、皮肤粘膜的护理:密切观察皮肤粘膜病变情况,保持皮肤粘膜清洁,每天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擦洗孩子的皮肤,注意切勿擦伤;每次便后清洗臀部;剪短指甲,保持手的清洁,以免抓伤皮肤,脱皮处千万不可撕皮,以免引起皮肤感染;衣被质地柔软而清洁,避免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布料做的衣服;每日用1-4%硼酸水棉球擦洗双眼,必要时涂抗生素眼膏;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孩子勤漱口,口唇干燥时可涂护唇油或金霉素鱼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