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小儿中成药治病大全

儿童资源网

常用小儿中成药治病大全


  轻微感冒:板蓝根,小儿速效伤风冲剂或小儿感冒颗粒
  消化不良:婴儿散
  感冒发烧:泰诺林或美林。注射鱼腥草(39-40度)
  腹泻:思密达。
  孩子稍微感冒:博宁冲剂
  感冒加重:小儿新感冒冲剂、板蓝根
  咳嗽:小儿止咳化痰冲剂、或熬梨汤
  拉肚子:如果不严重就给他空空肚子就好了,如果严重了就是妈咪爱、金双歧、思密达
  注意注意:看了有了妈妈对孩子的腹泻用“妈咪爱”,建议还不如用“婴儿素”,此药价格便宜且效果不错(但现在有很多药店都买不到),如果孩子不是很严重,不要动不动就用药,吃点苹果就不错,它有收敛作用哦。挺不错的。
  另向你们推荐一种中成感冒药“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可能中药店要好买些),我家宝宝感冒较重,睡不好时,用了此药效果显著,真的,我们院里的妈妈对此药一致好评。
  宝宝小病常用药
  清热燥湿润散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婴儿湿疹。
  【处方组成】
  (1)滑石45克、甘草45克、柿饼霜30豆(无此药不用亦可、朱砂24克、钩藤15克、草蔻仁15克、琥珀9克、薄荷脑3克,共研细粉。(2)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紧地丁30克、连翘30克、栀子30克.防风30克、薄荷叶20克、大黄20克、甘草20克、共研细粉。
  用法:1个月左右的患儿各取3克,调匀分为12包,每次取1包。水煎去渣,少加白糖喂服,1日4次.3个月左右的患儿各取45克,5~7个月的患儿各取5克.服法同前。
  【辨证加减】
  同时配洗药和涂药。洗药:黄柏20克、艾叶10克、白矾10克,水煎外洗。涂药前先用洗药将湿疹上原有药物洗去,再予徐药,待湿疹完全消失后,再煎洗1次即可。
  涂药:煅石膏30克、滑石30克、煅炉甘石12克、枵矾9克、广丹3克、冰片3克,共研极细粉,凡士林油调成软膏,外涂如纸厚,1日2次。
  【临床疗效】
  治疗58例,痊愈5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12天,平均7.5天。
  【处方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马荫笃。
  【按语】
  诸药内外合治,配合恰当,对重型婴儿湿疹,可用此法。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杨传伟)
  萆邂苡仁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健脾。主治婴儿湿疹属湿热型者。
  【处方组成】
  萆邂6克、苡仁10克、黄柏6克、白藓皮6克、赤苓8克、丹皮6克、泽泻6克、滑石6克、通草6克、苦参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用。
  配合外治法;(1)马齿苋20克、侧柏叶20克、地榆20克、地肤子20克、五倍子15克,煎水滤渣湿效或外洗患处。(2)海浮石、花蕊石、寒水石、炉甘石各30克,共研极细末,薄散于皮损处,用于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任选一方即可。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78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愈时间最短5天,最长23天。
  【处方来源】
  湖南中医学院龚景林。
  【按语】
  本方萆解、苡仁、黄柏、赤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清热祛湿;白藓皮、苦参燥湿清热止痒。诸药合用,对婴儿湿疹属湿热型者有效。外用洗剂及散剂均取其燥湿清热止痒之性,内外合治,以国速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杨传伟)
  丹参茵陈煎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祛湿,止痒,活血。主治婴儿湿疹。
  【处方组成】
  丹参30克、茵陈30克、苦参25克。水煎,每日l剂,取1/5药液内服,余液外洗患处,每日2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20例患儿,全部治愈。
  【处方来源】
  彭瑞蝉
  【按语】
  本方茵陈清热利湿;苦参祛风煤湿止痒;丹参凉血化瘀安神。组方简单,无甚副作用。本方名自编者所拟。(杨传伟)
  涤毒祛湿汤
  【功能主治】
  功能解毒祛湿清热。主治婴儿湿疹。
  【处方组成】
  苍耳棵30克(可用苍耳子15克代替)、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l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痊愈23例(5个月内无复发),有效4例(5个月内有复发),无效3例(皮湿未见消退或消退甚少)。
  【处方来源】
  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中医科杨景柱等。
  【按语】
  方中蛇床子解毒除湿;苍耳棵祛风止痒;苍术散风胜湿;苦参、白藓皮清热燥湿;生军、黄柏清热解毒除湿;加入地肤子则保湿浊速去而不留滞。(杨传伟)
  地榆祛脂汤
  【功能主治】
  功能祛脂。燥湿,止痒。主治脂溢型婴儿湿疹。
  【处方组成】
  地榆20克、黄柏20克、野菊花20克、苦参20克、百部20克、白藓皮20克、蛇床子20克、他肤子20克。每日1剂,加水2000毫升煎至1250毫升左右。置盆内熏洗患处;每日洗3一5次,每次洗15分钟。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20例,全部临床治愈。
  【处方来源】
  广西玉林市福绵中心卫生院吴绩赐。
  【按语】
  本方地榆、地肤子清热冰血,祛湿止痒;蛇床子、白藓皮、苦参、野菊花、黄柏清热操湿解毒;百部清热解毒,合而奏效。服药期间母、子均不宜吃肥腻食物。(杨传伟)
  祛风止痒汤治疗婴儿湿疹139例
  彭锦芳
  梧州市中医院543000广西梧州市阜民路4号
  关键词:婴儿湿疹;祛风止痒汤;外治法
  婴儿湿疹中医称为奶癣、胎疮。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自拟祛风止痒汤外洗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39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86例,女53例;年龄最小15天,最大7个月;肥胖型85例,正力型17例,瘦小型37例;母乳喂养93例,人工喂养46例。本组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奶癣”诊断。
  2治疗方法
  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基本治法,自拟祛风止痒汤治疗。药用:
  苦参15g黄连15g黄柏15g
  蛇床子12g地肤子12g白鲜皮12g
  五倍子10g白矾6g(冲)冰片2g(冲)
  若瘙痒甚加防风10g;渗液较多加水杨梅12g,滑石粉15g.
  上药加水至1500ml,煎30min,取汁1000ml,晾至药温40℃左右,外洗患处。每日2次,连用5天。洗时动作宜轻柔。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同时嘱乳母忌食辛辣之品。
  3治疗结果
  治愈(皮肤光滑,皮疹消失)107例,好转(皮肤流脂及癣疥症状改善)29例;未愈(症状未见改善)3例(均为用药时间过短或未坚持用药者)。总有效率97.8%.
  4体会
  4.1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的异位性皮炎,多在出生后6周~6个月内发病,病程约为数月~2年,常易受某些食物及寒冷、种痘、出牙等因素影响而恶化。本病多见于肥胖渗出性体质婴儿,尤多见于人工哺育婴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2〕。中医认为本病由于胎中热毒蕴结,后天饮食失调,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外受风湿热邪,浸淫皮肤而致。婴儿属纯阳之体,脏腑肌肤娇嫩,乳母饮食不当或婴儿消化不良,都会使湿热内生而致本病。《外科正宗》曰:“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NFDD8,遗热与儿,生后头面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故治疗当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法。本文中药外洗方方便易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且药源广,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