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阳医院哮喘专科刘医生介绍:拟交感胺类药物根据其对细胞受体(α或β)作用不同而异。其作用主要是刺激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增加,从而稳定细胞膜,抑制生物介质释放和减轻支气管粘膜的充血及水肿,达到舒张平滑肌的作用;茶碱类药物则抑制磷酸二脂酶,使cAMP不能很快分解为5'AMP,而维持细胞内cAMP的浓度,从而达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
α受体阻滞剂:
国内常用制剂为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它可扩张小血管,缓解肺动脉痉挛,增加心脏收缩力和扩张痉挛的支气管,对疏通肺循环,调节通气/血流比例有效。常与β受体兴奋性,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稳定溶酶体酶等作用,不但能使痉挛的支气管扩张,而且可消除气道炎症反应。过去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哮喘持续状态和慢性顽固性哮喘发作病人,但在重症发作时也可静洋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一般病情好转后改用强的松等口服,并逐渐减量维持。长期口服皮质激素的弊端是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损,一旦停药或减量有时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或再次诱发哮喘。为减少全身副作用和加强气道局部脱过敏、消炎等作用,Brown于1972年首先合成了丙酸倍氯松手控式定量气雾剂(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aerosol,BDA)并用于防治哮喘,取得良好疗效。 一般在小儿哮喘好发季节前1~2周,或气候骤变时或罹患上呼吸道感染后立即每日吸入BDA2~4次,每次1~2揿(每揿含BDA50μg),每日吸入量不超过400μg,一般无副作用,仅有口咽部局部刺激感,故用后应漱口,偶尔有发生霉菌感染的报告。但BDA不同于异丙肾上腺素或舒喘灵气雾剂,其作用发生于用药后3天,当哮喘急性发作时,只吸入BDA,不但无效,反可使症状加重,故应在急性发作时首先选用β受体兴奋剂,待症状稍缓解后,再吸入BDA,对共它轻、中度及慢性哮喘患儿以及对皮质激素依赖的哮喘患儿,BDA是一种控制气道炎症,减轻支气管哮喘发作,逐步解除患儿对皮质激素依赖的良药。近年来,随着对哮喘发病机理中炎症学说的深入研究,BDA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逐渐成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