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偏方汇总
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需
要注意的是,山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
效。
3. 红枣+白果
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
烧10分钟即可。每晚临睡前给宝宝服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
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
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需要注意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3粒,量
多了会导致宝宝上火、气滞。
4. 核桃+芝麻+红枣+蜂蜜 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把它们碾碎后放入
大碗中搅拌均匀,再放入1饭勺蜂蜜、3饭勺水(由于蜂蜜难搅拌均匀,所以可先将蜂蜜和水
在火上加热)。把大碗加盖,放入大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4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
给宝宝吃一勺。此方最适合儿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儿久咳、支气管炎、哮喘,而且对小儿的
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方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能增强宝宝的体质。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
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此外,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任何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