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脱肛是指肛管、直肠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外面。表现为肛门外有鲜红光泽、质软的脱出物。初起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回纳,以后需用手托揉才能纳回,甚至在啼哭、咳嗽时亦可脱出。
要及时治疗可使患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百日咳、便秘等,减少或避免患儿的剧烈哭闹,纠正不良的排便习惯,如坐便盆时间过长、排便不定时等。脱肛发生后要及时复位并固定,密切观察脱出的肠段有无感染、坏死等。
验方法
★补中益气丸。
每次2克,日服2~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下。
★黄芪15克,升麻10克,五倍子2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药膳法
★鸡蛋1枚,升麻1克。
鸡蛋开孔,放入升麻1克,皮纸封口,蒸熟。去蛋壳及升麻,食之。每日1次,一般连服5~10天即可见效。
★猪大肠10厘米,糯米100克。
将猪大肠洗净后装入糯米,扎紧,加水1碗煲熟,汤药并食。每日1剂。
★沙参9克,决明子10克。
放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0余分钟,加适量蜂蜜,频频饮服。适用于小儿大便燥结引起的脱肛。
外用法
★蓖麻子适量。
捣烂,酒调,敷病人头顶正中,约20分钟后除去,洗净。
按摩法
★患儿仰卧,屈曲两膝,术者用掌根或大拇指腹揉按关元穴30~50次。更换俯卧位,以指端点压长强穴30~50次。再以拇指腹自尾骨端向上推按至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穴),反复5~10遍。最后用中指点压百会穴30次(囟门未闭者禁用)。
★让患儿俯卧,用两拇指按压双承山穴30~50次,接着以中指点压长强穴50~100次。
★用食指点揉小儿头顶发旋处,每次顺时针点揉36圈,逆时针再点揉36圈。每日数次。
蚤体疗法
★患儿下蹲、站立,再下蹲、站立,反复蹲站,每次连续做20~30次。下蹲时肛门放松,站立时用力缩肛上提。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