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心理惩罚危害更大
有这样做法的家长,他们自说是“恨铁不成钢”。他们希望通过对孩子冷淡,剥夺他们的爱,来使他们奋发,按父母希望的要求去做。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爱的剥夺只会带来心灵上的创伤。
三是对孩子的言语虐待。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打不骂,但是经常对孩子使用侮辱性的称呼、贬低损害的评价、轻蔑的责骂,以及不合适的幽默。这些可以称为言语虐待,也许在中国的父母身上格外明显。有一个来咨询的成年人,就清楚地记得当他只有6岁时,由于他做错了事,他父亲严厉的斥责他:“你这个无用的东西!”这句话对他的伤害和影响非常大,以至他从那时起就认为自己很无能、无用。直到他读了大学,读到博士,仍然在许多场合不自信,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辅导。
儿童不善于分别现实世界与与精神世界,父亲对他贬损的评价,让他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样子,自己真的很无用。尤其是从小身体弱、有残疾、发育迟、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言语虐待,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父母的玩笑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这样一个成年男性,他是因为与妻子关系不好来接受咨询的,他记起可能是三四岁时父亲看着他对母亲说:“看他这个样,哪里会是我的儿子,肯定是在医院里抱错了。”从此,幼年的他陷入深深的恐惧中,没有心思玩耍,时刻担心父母会把他送回到医院或扔掉。到他上初中时,终于鼓起勇气向爸爸询问。没想到爸爸说:“那不是开玩笑吗?你怎么当真了。”
问题虽然搞清楚了,但他从小种下的不安全感却使他成年后缺少爱的能力。
总之,父母应充分考虑到孩子心理的像身体一样,也是逐渐长成的。当他们处在生长的过程还很脆弱时极易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创伤,成人以后纠正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了这两点,家长对孩子的经常性的叨叨唠唠,阻止孩子与同龄伙伴的正常交往等,都可能是心理上的惩罚。
大家知道,心理学上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重视人幼年的经历,认为幼年的心理创伤是成年后心理疾病的原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点。可惜的是,许多家长往往在是孩子发生了严重的情绪、行为或品质的问题,或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之后,才想到向心理医生求助。不能不说,其实为时已晚,虽然可以亡羊补牢,但需付出加倍的努力。